谢慧英跟徐新东打招呼的时候,还把他吓了一跳。
“嫂子,你怎么在这儿?”徐新东脱口问出这个问题以后,又一拍脑瓜,“你肯定是来办贷款的!”
“对啊!那个姑娘正跟我算能用信用贷多少钱呐!”
谢慧英话音刚落,柜台的工作人员满脸为难地开口了:“这位大姐,你这……批下来跟没批差不多啊,就算材料都过关了,也就几千块钱。”
谢慧英要移栽几十亩果苗,这点钱完全解不了她的燃眉之急。
“徐技术员,你想到办法了吗?”谢慧英问。
徐新东也急着呢!
自从了解到果园困境,他就在到处请教,想帮果农兄弟解决困难。
信用社有着自己的批款流程,要按规章办事,果农的贷款资质不合格,没有担保和质押,助农贷款就批不下来。
“信用社的王书记说咱们果园的回款没保障,批复贷款需要重点考量……”
巴喀县的果园承包刚刚起步,整体规模并不大,销售渠道也是果商来收,果商不来的时候,果农只能自己拉到大巴扎上找销路,销路并不稳定,是赚是赔也没办法准确预估。
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和质押担保是不能放款的一大难题。
谢慧英亲自去过大巴扎卖苹果,知道那里散户多、果商少,要是碰到黑心的果商来收货,看到果农带过去的苹果多,更会刻意压价,果农不卖也没法,不能再把苹果拉回去,等着苹果烂地里啊!
在目前的买方市场里,果农属于式微的一方。
“咱这儿就是离大城市太远了,我老家有人种了水果直接供去省城大超市,自己就包车拉过去了,根本用不着果商,赚的还多!”谢慧英顿了顿,叹了一口气,“咱们要是能直接把果子卖过去就好了。”
徐新东眼睛一亮:“对啊,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果子直接卖到上沪?”
“能吗?怎么运过去?有人买吗?咱们可不是一车两车的事儿,那么多果园,几千吨的果子啊!”
谢慧英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又都是非常贴合实际的困难问题。
单是运输就是个大难题,几千公里的路程运过去,放一天没人要,就不知道要坏多少果子。
“嫂子,你听说过订单农业吗?咱们可以走这个路子啊!”
谢慧英还真不知道什么叫订单农业。
不过,她在信用社王书记的办公室里,听徐新东掰碎揉烂地讲清楚了。
大型商超从果园下订单,解决果农的产品销路问题,果农再以商超开出的订单到信用社进行助农贷款,解决眼下的资金难题!
“还是大城市来的人懂得多啊,能想出这么个法子。”信用社的王书记拍板道,“我们也很想帮果农兄弟解决资金难题,只要你能把商超的订单签下来,我们就批贷款!”
徐新东说干就干,当天就写了工作报告。
次日,就带着领导的批复紧急赶赴上沪,找当地的大型连锁超市谈合作。
一个星期的奔波,终见成效!
徐新东带着两家大型商超的采购经理来到南疆,提出这个想法的谢慧英成了果农的代表。
“她就是英雄杨友庆的爱人,谢慧英,现在果园由她打理,特别的辛苦。”
“自家的果园,有啥辛苦不辛苦的,挣的不都是自个儿的吗?你们不远千里地帮我们果农跑上跑下的才辛苦。”
谢慧英朴实的话语,拂去了徐新东一身奔波的风尘。
正当气氛融洽之时,果园忽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丁泉山骑着他的摩托车,“突突突”的到了地头。
“英雄嘛我也敬佩,但英雄的家人不能做坑人的事儿啊!”丁泉山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对着谢慧英指指点点,“她一个啥都不懂的农村妇女,根本不会种果树,你们敢跟她签订单,明年绝对收不到好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