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末,茉雅奇与皇帝皇后去了圆明园,这次没去畅春园。
静贵人离分娩的日子越发近了,在皇后的护佑下好歹没发生其他意外。
这种情况下该考虑孩子给谁抚养了。
有趣的是顺嫔顾氏在宫里常到寿康宫报到,话里话外十分想要个孩子,言辞伤感又恳切。
祺妃是静贵人的主位,为静贵人安胎费了不少心思,也有资格抚养,但她始终没什么动静。
谦妃有两个亲生儿子,更不用想了。
除了顺嫔希望要个孩子,就是懋妃钮祜禄氏来旁敲侧击地询问过能否抚养静贵人的孩子。
这二人都有心,但这事有个前提。
趁着到了圆明园,静贵人分娩的日子不远,茉雅奇叫来懋妃,“倘若叫你抚养一个皇子,但只是暂时,将来还需让孩子认回生母,你可会尽心?”
这事一般人都不乐意,都想一辈子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绝不肯白白替别人养儿子,最后儿子还要回到生母身边。
但茉雅奇与雍正说好了,碍着规矩,皇子需要一个有经验和位分高的人抚养,但将来不可阻止孩子与生母相认和亲近。
不得因为养母的恩情就断了孩子与生母的关系。
也许对养母不公平,但养母抚养一个皇子本就占了好处,皇子记恩的话将来也会念及养母的恩情,怎么都不差。
以静贵人的家世,将来册封主位很容易,要回孩子不难。
这是为了以后的嫔妃都能有资格要回亲生孩子。
别因为所谓的规矩一辈子与孩子断了感情。
霸道些的嫔妃不会愿意亲自抚养大的孩子回到生母身边,对皇子的生母和皇子本人都挺遗憾。
康熙时候已经有许多例子了,她自己有幸要回儿子,有些人却没机会,连孩子想亲近生母都是奢望。
她能够理解那些痛苦。
这样残酷的事实并非她想看到的。
她希望进了宫的嫔妃和以后的皇子都可以有选择。
雍正自个有过相同的感受,哪怕养母待他不薄,生母又不配当额娘,但并非所有的生母都是如此。
作为皇帝,他不肯破了规矩,令低位嫔妃多生妄念,但茉雅奇提出这个意见,雍正思考良久还是答应了。
“皇额娘既认为如此妥当,就依您所言。”
茉雅奇说这个并非只因为私心,雍正的年长皇子有好几个,哪怕后面多再多皇子也不会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有了皇子的嫔妃会有更多妄想,但只限于争宠,没有机会扶持自己的儿子争夺不该有的东西。
潜邸里的那些人都曾亲自抚养自己的孩子。
让以后的一些嫔妃不再被迫和孩子永远分离,也没什么问题。
懋妃听完茉雅奇的话,本就对抚养皇子有意的她稍微犹豫下,便答应了,“太后肯给臣妾这个机会,臣妾感激不尽,一定尽心尽力照顾好皇子。”
茉雅奇问她,“抚养了皇子,就要尽心尽力,你虽有弘历,但再抚养一个孩子不容易,你当真乐意?”
懋妃认真道:“臣妾平常偶感寂寞,有个孩子陪伴已是幸事,哪怕将来孩子回到生母身边,臣妾也并无怨言。”
茉雅奇对她的话还算满意,提前说过,不怕她以后霸占了孩子,不给孩子选择的机会,毕竟有她和皇帝看着。
“既如此,哀家会和皇帝商量,先说好,若是公主,你便不必抚养,仍由孩子生母抚养。”
懋妃起身屈膝,欢喜地应了,“多谢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