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他们到达圆明园。“这些先生们可以看到我们是何等守信用,他们所见到的一切都原封未动,井然有序”,孟托邦这样保证道。他还趁机带着讽刺的口气说,9月18日,也就是几天前,在张家湾,当那座城市遭英国人和锡克士兵及中国苦力掠夺时,情况就不是这样了。
后来有两种说法。官方的说法,也就是孟托邦所写的和法国人所讲述的。这种说法很简单……
和头一天晚上到达的法国人一样,格兰特将军也对来到圆明园大为感叹。他从远处遥望,看到整个圆明园掩映在林木之间,富丽堂皇。按照吴士礼的说法,格兰特将军脚下的“道路修筑得非常好,是用最好的技术建造起来的”。将军从高大宏伟的大宫门进入园内,走到一排金碧辉煌的建筑物前面,黄色琉璃瓦盖顶,飞檐,非常典型的中国建筑。他写道,四十余座独立的小宫殿疏密得当、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这片美丽的地方;他还说到园子和里面的小径,都修整维护得无可挑剔,一泓泓优美的小湖点缀其间。
第十五章 抢夺圆明园(4)
接下来,英军最高指挥官没有过渡一下,就冒出这么一句话:“我们发现,法国人已经驻扎在御座宝殿的大门旁边,看到那被洗劫一空的样子真感到惋惜”。
而在亨利·诺利斯执笔撰写的关于格兰特将军一书中,对此竟有下面这样四行省略号:
好像作者在进行某种自责,宁愿止笔,不再写下去!诺利斯在他这部著作的序言中先就谈到,他对某些事不加评论。而这种保留尤其针对法国盟军在那次战役中所扮演的角色……。
格兰特将军在故意中断之后又接着叙述道,主殿里摆放着很多漂亮的玉石,上面雕刻细致入微,还有华美的中国古代双耳缸,很多很多的钟表(可能是1793年马戛尔尼勋爵和其它国家使节赠送的礼品)。格兰特说,夏宫中仅有一个殿仍原封未动,里面的墙上也都挂了很多玉器和各种装饰品。孟托邦将军的确告诉过他,一些珍贵的物件已经另外存放起来,准备由英法双方来平分。
后来晋升少将的弗利上校在1874年3月14日《泰晤士报》发表文章说,我对称园内未抢过的说法不敢苟同。蒙托邦将军确实下令格朗特将军未到之前什么也不能动。但是我发现,我们10月7日早上6点,在宫中看到的精美绝伦的收藏品的状况,与11点半钟再次去时由孟托邦将军及其参谋部和我本人所介绍的情况截然不同。
作为法国方面的“文雅举动”,孟托邦执意要亲自为英国女王挑选一件礼物,于是看中大概是大清皇帝镶金绿宝石的“如意”(他们误为西方那样的“权杖”)。后来又发现另支一模一样的,额尔金勋爵决定把它赠给法国皇帝陛下。
于是,出现一个棘手问题,就是怎么处理夏宫里的所有财宝?
双方最高指挥官决定,战利品“也由两支军队”对半瓜分。为此,他们任命了一个混合委员会,由双方各出一位上校和两位军官来组成。法方三人是杜潘上校,福斯特和科尔斯上尉协助。英方由弗利上校负责。战利品委员会的任务是“挑选出最好的物品送给法国皇帝陛下和英国女王陛下”,同时把那些最珍贵的物品保管起来,以后由联军双方平分。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但据杜潘所说,许多贵重物品已经不翼而飞!
然而,到了下午,法国士兵在几个太监的指引下,发现一处藏宝物的地方,可能是皇帝的私人金库。它位于圆明园第二个庭院最里头,在后宫部分。孟托邦也很快赶到那里,他经过一个小矮门,到了一个覆盖着泥土和青苔像地窖似的地方。当着各位委员的面打开了地窖。里面的金锭、银锭总价值约合八十万法郎。还有不少珠宝盒,装着礼仪用的项串(朝珠),因为皇上有向大臣赐朝珠的习惯。孟托邦对其价值不以为然,尽管那些东西都是用玉石或珍珠串成的,他还是认为都是些玻璃珠子。但杜潘认为,那都是用玉石、琥珀和珊瑚做的。孟托邦说,战利品混委会的人送给他三条这样的项串,带给他的夫人和女儿,作为“远征纪念”。后来他请人用那些珠子为欧仁妮皇后制作了一串念珠,是“念玫瑰经用的念珠”。为此事人们对他议论纷纷。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后来孟将军就把这件事情搁下了……。
那些财物平均分成两份,法国人分得四十万法郎,英国人也得了那么多。法军每个士兵约得八十法郎;而据巴吕称,普通士兵和水手各得一百八十法郎。阿尔芒·吕西看到的不光是这份礼物,还看到另一面。他说:“士兵们每人也得到一份贵重之物,但和他们抢掠的那些金银财宝、珍稀物件的价值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
关于法方委员会所得宝物,大家决定把大部分作为礼物送给欧仁妮皇后,因为是她支持了这次中国远征。这些物品一概装箱运回法国。这份“军队礼品”后由康普农上校一路护送到巴黎。还有其它不少贵重物品,则另外存放,准备分别赠给陆军大臣、特使、孟托邦司令、冉曼和柯利诺将军,海军司令沙内及海军准将巴热和卜罗德等。
。。
第十五章 抢夺圆明园(5)
10月7日下午,孟托邦将军又去圆明园宫殿附近的各寺院巡视,那里离法军营地不远。回来的路上,他发现在一处库房里放着一些汽车和成套的镀金镀银马具。一眼就能看出那都是些欧洲货。那是英王乔治三世(维多利亚女王的祖父)赠给乾隆皇帝的礼物,即1793年,由马戛尔尼勋爵送来的。那些东西都原封未动,好像从来没有使用过。还发现两门榴弹炮以及全套配置(马拉牵引车、炮架、炮弹),上边刻着的日期是1792年,地名是伍尔维奇,即著名的英国皇家军事学院所在地。另外,还有些马戛尔尼赠送的礼品。那两门榴弹炮和在大沽要塞发现的大炮以后都被送回伍尔维奇皇家弹药库。关于这一发现,没有一个英国历史回忆录作者不言及的,在此就不多说了!
孟托邦还提到在湖中央一个人工岛上找到无数瓶波尔多红葡萄酒。他想第二天就分给他手下的人。但是当天夜里,那些好酒很快就被搬走了!
在《回忆录》中,孟托邦将军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去叙述洗劫圆明园的各种细节。他写给葛罗男爵的公文,也只对情况做了扼要介绍:“我于昨天晚上到达中国皇帝的夏宫,它已经被放弃,但无数财宝都留在里面。我已派人通知格兰特将军,请他和额尔金勋爵一起来到这里。我们平分了那些财物。但我们只能拿走其中极少一小部分。即便有两百辆汽车也弄不走那座宫殿里的所有好东西”。后来,为挽回信誉,孟将军又申言道:“由于我们的交通工具有限,不可能想把那里面的东西全部都弄走”。
他还写到对一座衣料库的抢劫。那里面存放的丝绸多得令人难以相信。他解释说,那都是皇帝为自己和朝廷所用而储备的。孟托邦说,到了联军手里,这些华丽的丝绸的用场变得很拙劣蹩脚,比如:用来当绳子在营地拴马;做包袱布用来包扎在宫里弄到的东西;剩下的就都丢给跟在部队后边的中国人。
孟托邦对抢掠储藏中国档案的文书阁尤感遗憾。档案是由许许多多五十公分见方的画组成,每张画下方都有说明。他写道:“整个中国历史应该都在这套画上,画的颜色仍然那么鲜亮,就好像刚刚画成似的”。将军说他拿了几张,他手下的军官们也拿了一些,而绝大部分则被那些中国盗匪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