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陆母告诉慕若颜,那个护身符是陆寻的母亲,也就是慕若颜的外祖母去寺里求来的。
那年陆寻六岁,而陆清月只有三岁。
陆寻从小就调皮捣蛋,成天惹是生非,不服管教。
某一天陆清月午睡时,陆寻避开了府中下人,将正在午睡的陆清月叫醒,两人悄悄跑到了府里的荷花池边玩耍。
可谁知还没玩一会儿,年幼的陆清月就失足掉进了荷花池里。
陆寻本就是瞒着家里人,偷偷带着陆清月到水池边玩。
见妹妹掉进水里,他害怕被责罚,不敢喊府中下人过来救人。
看着正在水里扑腾,就快要沉下去的陆清月,陆寻想也没想便也跳了下去。
可他当时年纪实在太小,荷花池很深,底下满是淤泥,他根本就没办法独自将陆清月救上去。
不多时,他也慢慢沉了下去。
等他们被府中下人发现救上来时,陆寻和陆清月已经在水里泡了许久,只剩下一口气吊着。
陆寻的父亲请来了宫中所有太医,甚至还有江湖郎中来看,结果无一例外,都摇头表示他们没得救了。
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陆寻的母亲听人说起城外有一座月繁寺,寺里有一位得道高僧。
据说那位高僧乃是传世高人,在西炎很有名气。
传闻那僧人不仅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还有着预知前世今生的能力。
但那人早已不问世事,若非有缘人,轻易不得见。
也有不少人,为了那位高僧慕名前往月繁寺,但能见到他本尊的人却是微乎其微。
陆寻的母亲在听说若是能得见高僧一面,便有望救回陆寻和陆清月时,她没有一丝犹豫便踏上了去月繁寺的路。
月繁寺位于望月山之巅,从山脚到月繁寺,需一步一步踏上九千九百九十九层阶梯。
为了证明自己足够心诚,陆寻的母亲硬是独自一人徒步从山脚行至山顶,一步一叩首登上了月繁寺。
哪怕陆寻的母亲是将门之女出身,自小习武,身手矫健。
她到月繁寺时,身体也是摇摇欲坠,额头和膝盖鲜血淋漓,仿佛随时都会倒下。
也许是她的诚意打动了那位高僧,也许是机缘所致,她竟真的见到了多年来少有人能见到的高僧。
那名高僧给了她两个佛像小泥人,并告诉她,陆寻和陆清月两人命数未至。
只要将这小泥人放于他们胸口处,一夜过后他们必会醒来。
陆寻的母亲没有顾上歇息片刻,道谢之后便急急下了山。
她听从那名高僧的指示,照着他说的方法去做,陆寻和陆清月果真在第二日清晨醒了过来。
而且两人醒来之后便很快恢复如初,没有一丝落水后的病态。
在那次落水醒来之后,陆寻和陆清月的身体甚至比从前更好,连生病都不曾。
陆寻的母亲很是高兴,认定那名高僧乃是传世高人。
后来陆寻的母亲,也曾多次徒步上月繁寺,想好好感谢那名高僧,却再没有见到过他。
而那块高僧赠送的佛像小泥人,便一直被陆寻和陆清月佩戴在身上,作为他二人的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