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糕点厂以后,林野挂在脸上云淡风轻的笑容也卸了下去。
出现了全国轰动的事件,如果说一点没有影响,那是不可能的。
但处于偏远地区,也有好处。
目前还是以采伐加工木材支持供应全国各地的建设工作为主,其他事情为辅。
倒是那边,因为高调的处理,在之后两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如一块乌云笼罩在上空,做起事来也缩手缩脚。
随后,林野去了陈家一趟。
陈父早就把钱和东西准备好,正期待他的大驾光临。
“小林啊,你总算是来了,再不来我都想给伱送去了。”
“陈大爷,急什么啊?我们之间又差不了。”
林野说话间,随手把包放在了茶几上。
陈父擦了擦手笑道,“凭着咱们的关系是差不了,但钱越压越多,我们也怕耽误你周转不是。而且那都柿啥的,放久了就不好了。”
从一开始初次见面两人就都对彼此印象很好,再加上陈家兄弟能这么快的起来,其中也有林野一大半的功劳,所以,陈家人对他是满心的感激。
“没事。那咱爷俩现在就开始对账吧。”
林野笑着说道,然后拉开了包的拉链。
“好啊,我们这都一笔笔记着呢。”陈父连忙掏出了一个红色胶皮封面的小本子,翻到最近的那一页。
林野在陈家停留了半个多小时,走的时候不但书包鼓了,还装了不少东西,可以说满载而归。
潘秀荣她们都知道陈家有个爱送东西的老头,看到又带回了一袋子山货,一边收拾一边督促林野要礼尚往来,不能只进不出。
林野自认为还挺大方的,可不是那种貔貅似的性格,但母亲愿意说这些,他也做洗耳恭听状。
有的时候,亲人的唠叨也是一种变相的关怀温暖,甜蜜的负担。
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就是无比怀念却可望不可及的存在了。
次日,林野在忙着自己的事的同时,也开始为老姨他们找房子。
林区目前的住房情况还是比较紧张的,毕竟上有老下有小,家里孩子又多,七八个稀松平常,还有十个开外的人家。
像林野他们几家亲戚只有三四个孩子,算是少数的了。
而一旦孩子长大成人了有结婚的,没有住的地方或者不想跟老人在一起的话,有许多还要出去找地方租房子。
因此造成了无论是林业局还是市里都差不多。
估计只有各个沟里的林场家属区能好一些。
因为那边地广人稀,跟场部批下来以后还可以自己加盖房子。
这样子就大大的解决和缓解了住宿条件拥挤的情况。
平静又充实的日子一天天的过去。
果然如林野预料的那样,风刮到这边就是开会学习,没有大的动作。
房子的事情,终于在中秋节的前两天有了眉目。
林野也是通过别人找到了一套位于一中附近的房子。
跟他现在没有退租的那套房子,隔了几条胡同。
位置相比起来没有那一套距离一中近,但现在想要卖房的人太少,能够碰上已经不错了。
并且价格在林野看来也不算贵,只比他买那套房子贵了一百块钱。
潘秀华和李天明他们收到了消息以后,立刻坐车来了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