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古蜀蚕虫墓 > 第77章 出师未捷(第2页)

第77章 出师未捷(第2页)

他父亲青酆曾经自豪的说过:几百年前,最伟大的城邦在岷山深处,几百年后,最伟大的城邦在都广平原。

青玉目前对“最伟大城邦”的理解还不甚深刻,但是她对“母亲河”的形容却心存疑虑,特别是在湔江和毗河、石亭江三江交汇之地——金堂地区,涛涛江水翻涌不止,滔天巨浪将岸边的艋舺吹翻了,将沿途的木屋、鸡圈、猪舍、祠堂、庙宇冲垮了,河流里漂浮着木桩、枯材、腐木、茅草、石板、大青柚、香蕉等。

阳柯泉伫立在一棵红杉树下,撑着油纸黑伞,他望着滚滚铁流,翻腾不息,沉默不语。

青玉立在青苔上,怒道:“人们都说水是生命之源,我看这水是罪恶之源。他们害得百姓流离失所,勤劳一辈子的成果付诸东流,最后只能背井离乡。你看看,”她指着水岸边,对衣不遮体的母女说道,“他们在捞什么东西,好像是棉被和簸箕等。如果没有这洪水,这些东西就不会被冲走,他们也就不会如此仓惶了。”

阳柯泉不知道该做何解释,他只是觉得,任何正在发生的灾难就如同人类身上的疾病,其实都是有先兆的,在没出现问题之前,就应该把隐患排除掉,比如上古先贤说“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他叹息一声,说道:“其实洪水是年年都有的,只是人们没有在洪水发生之前,把河道疏通。我记得《黄帝内经》中就说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尽管他这样说,但是看到周遭的惨状,他内心不是滋味。

青玉在宝墩新城生活了十多年,阅历也许不是太丰富。从学识储备来说,她比眼前这个20岁的矿主长子多的多。

在城内,关于上古时期的书籍,比如《尧典》、《舜典》、《虞书》、《皋陶谟》等,她随时可以拿来翻阅,《黄帝内经》她同样听大学士莫长青讲过,只是没这个兴趣深究,她的记忆力是惊人的,她记得老弟青云念到过关于大禹的传说。

于是嘴里念叨:“青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

她明白,这是《山海经》记载的。

阳柯泉于是问道,“大禹是谁呢?”青玉也是似懂非懂,她把她知晓的大概讲了一遍,说道:“大禹是二千年前一位帝王,他是黄帝的后代,跟黄帝一样有经纬之才,继位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治理国家很多年后,在涂山召开了“问责与自责”的大会,因为九州各地贡献的青铜太多,于是仿照上古先帝打造了九个青铜鼎,鼎上铸满各地的风物人情,山川河流,奇珍异兽等,待九鼎铸成以后,全部集中到大都阳城,这些青铜鼎威武霸气,气象宏伟,彰显着国家的昌盛,同时寓意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利,也是大禹一统天下的象征。”

阳柯泉似乎对统一天下并无多大兴趣,只是说道:“他做了哪些对后人有益的事呢?我记得好像有本《黄帝内经》,就是黄帝留给后人的医书。”

青玉对矿主公子刮目相看,她睁大眼睛盯着他,表示不解。在她看来,不管是矿主阳北贤还是他弟弟阳臻麟等,或者保墩城的青海,他们对权利的欲望,简直是寝食难安,渴望至极。哪知道,眼前这位跟那个憨头小子乔一一样,视权利为无物,或者说,至少把权利与名誉等看得很淡。

青玉继续说道:“你刚刚不是说,人们要提前治水吗?圣贤大禹留给后人就有宝典《大禹天书》啊,里面全是他治水的经验,据传,他被当时的人们称为治水英雄。我记得有智者说过,龙门山有九条江,都是大禹开凿或者疏通的。圣贤说‘龙门伊阙天所为也,禹治之耳。非山横其前,北雍不流,禹始凿而辟之,然后通也’。”

阳柯泉听到这里时,突然撇过头来,看了看青玉,似乎这个时候,他才对先贤大禹感兴趣。

实际上,他是被青玉吸引了。

青玉不曾想他突然转过头来,她一阵惊慌,两抹少女坨红瞬间在酒窝里晕染开了,她急忙娇羞地低垂着头,扭捏一旁。

20年来,阳柯泉在父亲的熏陶下,有过对权利的觊觎之心,他知道权利代表一切,上古圣贤说“群雄逐鹿”,这只鹿其实就代表权利。而且此次货物交割,即是他父亲委派的使命,目的也就是让他兄弟俩在都广平原开创自己的事业。

可是,他明白权力带来的伤害。比如他的叔叔阳江就因为这个而跟父亲反目成仇,然后引发了后面一连串的悲剧。同时,这些年来,他也看到过一些大家族在追逐权利的路上,掉入了万劫不复之深渊。

他还记得叔叔说过:“人生疏忽一梦中,何必深深固权威。”在匆匆百年岁月中,除了权利,还有太多值得用心体验的东西,比如山水之秀美,比如人间之道义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瞅了瞅青玉,他认为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奴隶。如果是单纯的山村乡野间抓来的女奴,即便她有着秀美的容颜,但一定没有如此广泛的学识,这个女孩明显的学富五车,聪明灵慧,他隐隐约约猜到,这是一个大贵族或者王侯将相的公主或郡主。

可据他所了解到的,整个矿区周边100公里范围内,所有大家族里,没有一个这样集美貌与智慧于一体的公主存在。

显然,她一直在隐藏她的身份,她的名字“江水灵”估计也是假的。

青玉显然没料到,自己在无意之中,露出了行迹,但是她明白,这个矿区长子,是一个好人。

青玉不知道阳柯泉内心的想法,只是继续说道:“在大西海尽头夔门口,伫立着数百丈高的大禹石像,其实就是人们为了纪念他治水的丰功伟绩而打造的。”

阳柯泉对大禹石像略有所闻。只是点头回道:“原来如此。”

青玉继续说道:“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大禹在天下名山大川种治水,一去就是八年之久,三次到了家门口也没有回去。他的妻子涂山氏,可是一位美丽温柔秀外慧中的贤惠女性。”

阳柯泉感叹于这个女奴的博闻强识,此时微雨清宁,细风舒畅,他们在一座山头,安营扎寨。

到了今天,阳柯泉才真正对这个女奴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也明白了那个18岁的小伙乔一,为何对这个女奴如此情有独钟。这个女孩除了天生丽质之外,气质上或者骨子里,自有一种吸引力,类似于“清风不语,蝴蝶自来”的意味,但她自个儿浑然不觉。

阳柯泉竭力压制着心神,此前,他自信有“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信念,但是在这个女孩面前,他似乎做不到绝对的矜持。

他不再看她!

他依然相信自己能坚持住固守的信念。况且,当他看到乔一被强行带走时,那种伤心欲绝与肝肠寸断,他明白,他不是一个横刀夺爱或者轻易破除信念的人。

出于一种坦诚相见的心理,他打算从侧面来打探打探这个叫江水灵的女奴身份,尽管他明白,她隐瞒身世必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但是他相信自己能帮助她。

正当他准备开口之时,在后方的货物车旁边,突然出现一阵骚动,人群惊慌失措。青玉率先冲了过去,她明白,这趟旅程不容有失。

阳柯泉步子迈的比她更快,也更大,他率先到了骚动处,发现原来是一些绿林好汉。他们嚣张跋扈,颐指气使。

命途多舛,日子难捱,他们是来劫持矿产原料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