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氏听了点了头:“什么时候嫁人啊?我有东西赏她呢!”
鲁大娘忙跪下叩头:“谢太太赏,等换好了帖子再让她给太太磕头。”
世芸的嘴角微微一抽,果然是赶着在谢氏面前,连她这个主人都不提。她想了想,低下头,使劲地揪着手绢,
世蕙目光流转,笑道:“鞮红是四姐姐跟前的人么?”
世英瞧了世芸一眼,走到谢氏身边坐下,道:“你就不给四姐姐磕头?”
鲁大娘忙又朝着世芸跪下。
世芸抿了口,轻声道:“难怪今日小丫头说鞮红家去。却是这个,等明日她进来我也有东西送她呢。”
世英靠在谢氏的肩头,目光落在谢氏鬓发,喃喃地道:“满仓是哪个?我怎么没见过?”
鲁大娘忙道:“他并不跟着大少爷身边,姑娘没瞧见过。”
世英点了点头:“我说呢。对了,鞮红今年多大了?”
鲁大娘听得世英问起鞮红多大,心中不由一怔:“十六了。”
“就比我大一岁?”
鲁大娘转眼变了脸色,这六姑娘怎么提到这上面来了。
只见世英又凑到谢氏耳边说了两句话:“太太想想,我说的在不在理?”又指了指垂手端坐在边上的世芸。
明明是春季,可身上却穿着沧桑的杨妃色,呆滞的目光如同认命一般。看着谢氏的脸上越来越难看,拍了桌子发作着:“下作的东西,竟然糊弄到我的头上来了!”
原先坐着的几位姑娘也都小心翼翼地站了起来,大气不敢出一句。鲁大娘吓得忙跪了下来,心里却嘀咕着,这位六姑娘同太太说了什么,怎么太太突然间就变了脸色。
谢氏不发话,鲁大娘也不敢起身,也没人说话,好半日,世英才道:“太太,吃饭吧,我饿了。”
谢氏这才起身,几位姑娘跟着谢氏身后到外间吃饭。
鲁大娘跪了个双腿虚软,也不见谢氏应她,忙央求了丫头请六姑娘与金莲为自己求情,那丫头笑道:“大娘可找错人了,就是我帮大娘传话,六姑娘跟金莲姐姐也不会替大娘求情的。”
鲁大娘想着忙褪了手腕上的金镯子塞过去:“还请姑娘替我说说话。”
丫头接了东西,弯下腰道:“这说话肯定是不管用的。大娘且想想自己说错了什么,我叫了金莲姐姐过来,大娘同她认错了才是啊。”
鲁大娘这一听直犯糊涂了,她说错了哪里,她就没说什么,怎么惹到了六姑娘,还把金莲也惹到了。自己就没一句话牵扯到金莲啊。
丫头盯着着鲁大娘手中的金戒指却是不说话,鲁大娘咬了咬牙齿,摘了下来,送到那丫头的手中:“还请姑娘提点。”
丫头神秘兮兮的道:“我且问你,你家那侄女今年多大?六姑娘多大?金莲姐姐又多大?”
鲁大娘的脸色顿时没了颜色,她怎么只想了那这个说话,却没想到偏得罪了这么些人。
“主子还没嫁人呢,她到年纪大了,要先嫁人了,真是好规矩!”说着,那丫头轻笑着瞟了一眼呆若木鸡的鲁大娘,拿着自己新的来的东西满意的离开。
一时吃了饭,端了茶,谢氏领着几个女儿说说笑笑,世英却又埋头到自己的剪裁之中,又让人拿了花样子给谢氏看,问哪个样子的好。
谢氏挑了几个后,世英又让丫头将丝线都给了世芸:“四姐姐,你且帮我看看用什么样色的好。”
世芸也看了花样子,这几个都是福寿的花样,显然是给老者的,近段日子有谁过寿?还要世英亲自做了衣裳?
心里想着,手中的动作却不停,选了几束丝线与花样并料子相配。先弄了一些绛红色的料子,将谢氏选出的花样子先绣出来,再给谢氏,最后由谢氏跟世英决定。
那边几个庶女在谢氏面前说笑话,世蕙的笑话尤其好笑,惹得谢氏笑容满面,见谢氏一扫阴霾,世蕙笑着道:“既然这么高兴,我再说个笑话吧。昨儿我院子里的婆子在那讲老话,说她娘家村子原来有个汉子,一味地好吃,可是偏偏又是个小气的人,只想着既能吃好的,又不要花钱。有一日,他进城了,想着要吃什么,只瞧着一个人一面走一面从摊子上那东西吃,那些个卖东西的还不要钱。他看着眼馋,也不顾别的,上去就拿,想着,他能做,我也能做。果然,没人问他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