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4日,本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平常日子,但却随着刘一菲在微博和ins上同时发表的一条力挺香港警察的言论,立马风起云涌了起来。
外网之上,无数废青开始对着刘一菲口诛笔伐,进而是联名抵制刘一菲十月在香港同步上映的《人生如戏》和准备在明年三月全球上映的好莱坞巨制《花木兰》,甚至于在黑暗的掩护下打砸抢刘一菲代言品牌在香港的实体店。
内网之中,同样也不太平,无数水军在背后黑手的组织下,开始对着刘一菲展开各种抹黑。比如污蔑刘一菲发这条微博其实是为了给即将上映的《人生如戏》蹭爱国的流量,比如在电影还没上映的情况下就开始从各种角度贬低《人生如戏》的质量,再比如翻出刘一菲那些陈年黑料,暗示李明不但是个“接盘侠”,而且还想利用刘一菲和《人生如戏》圈钱。
不过与外网那种孤立无援的一边倒不同,2019年的内网虽然还有大把的“水军”“公知”在兴风作浪,但是也有非常非常多明辨是非的网民会为了维护刘一菲或者国家利益而去和那些水军争论、对喷。
结果因为这场针锋相对的口水战,《人生如戏》在8月25日这个刘一菲生日当天发布、以刘一菲视角展开的预告片,很快就冲上了微博热榜,获得了天量吃瓜群众的关注。
再加上剧组在九月之后紧锣密鼓展开的一系列线下宣传活动,等到电影在十月一日正式上映之后,愣是在《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和《攀登者》的夹击下依旧杀出了一条“血路”——不但在第一天就取得了破亿的票房,更是在之后几天连续以一天一亿多的日票房稳步朝着十亿大关迈进。
而比电影票房表现更夸张的,则是电影在十月四号开分的豆瓣评分,哪怕是在不少水军专门打出一分的情况下,电影评分还是很快就稳稳站在了八分之上,成为同期国庆档评分最高的一部电影。
因为电影那甚至可以比肩《我和我的祖国》这种“拼盘电影”的客串明星阵容;
因为电影那个让人五味杂陈的,有关影视和现实的主题;
因为电影通过刘一菲这个女明星折射出的女性职场困境和女性独立自主的奋斗思想;
因为刘一菲在电影中那让人眼花缭乱、眼前一亮的各种时尚装扮;
因为刘一菲在电影精心设计的精彩打戏中,那让人惊叹的飒爽英姿;
因为电影角色偶尔打破第四幕墙和观众“交流”的新颖感觉;
因为李明想要“潜规则”刘一菲时,闹出的有趣笑料;
因为刘一菲在这部就差把自己生活和思想全都扒开给观众猎奇的真诚;
因为刘一菲为了自己演员梦想而奋不顾身的努力;
以及因为刘一菲在这部电影中那堪称“精湛”的演技;
。。。。。。
当然,在这无尽的夸赞和祝贺中,也不是没有批评和质疑的声音。而这其中,最具专业含金量和影响力的帖子,当属一个名为“凡人歌”的网友针对今年国庆档所有电影而写的分析帖——《投机取巧的中国电影还有未来吗?!》。
比如在帖子一开始,凡人歌对国庆档票房冠军《我和我的祖国》这种往好了说是在携手恭贺祖国生日,往坏了想是在“抱团取暖”的“拼盘电影”创作模式不可长久的精准论断。
甚至说一句比较难听的,这种拼盘电影就像是在杀鸡取卵,不但不会促进中国电影的发展进步,反而还会因为对按照正规模式创作电影的那些人的市场挤压而拖累中国电影的发展进步。
比如在帖子中段,凡人歌对于《中国机长》这种往好了说是中规中矩,往坏了想是脸谱化、公式化的电影创作模式的嫌弃和《人生如戏》这部从某种角度来说更像是纪录片的电影创作模式的感慨叹息。
因为前者这种“敷衍”的成功会让很多电影人看清中国观众的善良(容忍度),进而让这些人失去了好好努力的动力;而后者则是用一个诚意十足的作品,起了一个更坏的头——为电影公司提供了一套可以用明星私生活来忽悠粉丝观众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