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即回道:
“这些路,若论二位师弟,便十来日也可到;若论我走,一日也好走五十遭,还见日色;若论师父走,莫想!莫想!
他自小时走到老,老了再小,老小千番也还难。不过,只要我们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沙僧听后,却是转转话题道:“大师兄,此间虽不是雷音,观此景致,必有个好人居止。”
这次悟空却是也附和道:“此言却当。这里决无邪祟,一定是个圣僧仙辈之乡,我们游玩慢行。”
说完一行人,便整点行当,上山而去,不一时,即来山门前,见那山门左边有一通碑,碑上有十个大字,乃写着是:
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师徒几人一见此碑,急忙抬头一看,不远处的山顶处一座座观宇依山而建,万道云彩飞扬,真真好一派仙家道场。
唐僧几人相视一眼,便匆匆向道观而去。
……
却说山上道观内有一巨大园子。
这圆子整体被一层青光包裹着,光芒流转间,使人不能看清里面分毫。
此时,有一六尺小童,发结丫髻,身穿着羽衣道服,正站在圆门,手上拿着半片太极玉片,眼睑低垂。
“本以为趁着镇元子被元始天尊邀走,去上清天上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
我放倒明月,并在道神珠的遮掩变其模样,瞒天过海,偷几枚人参果。
却哪知开这人参果圆的钥匙是阴阳太极玉片,分为两枚。一枚在我手中,还有一枚在清风手里。”
原来这道童是李逍变的,变化之术,并没有多难。
李逍身为龙族自然也会,但若不是天罡地煞里的变化神通,只能变的形似不能神似。
说简单点,就是本源气息遮掩不住,不过,掌握了道神珠的李逍却是可以。
而那明月道童,只有真仙中期修为,与李逍修为正好相当,并能轻易放倒。
还有一个清风道童,年岁只比明月大百数年,但却是半步金仙的修为,李逍估摸着与那吕洞宾一般,自己轻易拿不下。
如果在五庄观强动手,他谋算取得人参果,必然竹篮打水一场空。
但李逍熟读原著,自然知道马上唐僧师徒就要来了。
第一次拿给唐僧的人参果,唐僧被其外样吓得不敢吃,后来清风明月便吃了。
就在李逍思索着,突然,又走来一相同装扮的道童。对那站着的李逍道:
“明月师弟,刚刚我腾云远眺,果见有僧众几人来此。师尊真是料事如神也!”
那叫明月的道童一听此,神色一动,道:
“清风师兄,可是那唐僧师徒?!”
“是与不是,顷刻便知,师弟且与我去观门迎接一番。”
“善!”
……
“我说猴哥,这道观看似宽阔,却无人影,忒也冷清了……”
“你这呆子……”
不过悟空话刚一起,便从内观传出一个声音。
“几位可是从东土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和尚?!”
伴随着声音传来,唐僧几人就见到从二层门走出了两个身高六尺的道童。
片刻就臻至唐僧师徒身前,二童对众人拱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