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嫡妻名分伊憔悴的出处与背景介绍 > 第91部分(第3页)

第91部分(第3页)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沈绾贞前世今生都见过了,还有何看不开的。

绣菊眨眨眼,明白姑娘的意思,难得姑娘这份大气,心胸。

古代成婚习俗,三书六礼,也要走个过场,沈绾贞沉睡时,安王命人到沈府取了庚帖,拿去卜吉合八字,当然安阳王早就安排好的,自然吉兆,安阳王的迫不及待,令太后颇为不满,只能感叹,儿大不由娘,事已如此,扭他不过,只好由他,安阳王恐太后变卦,逼着太后请皇上下旨赐婚。

沈绾贞一经醒来,婚事安阳王已办得妥妥当当,可谓神速,沈府中人自是一百个愿意,私下里传为笑谈,沈老爷那是恨不得女儿立即抬入王府,好坐实了他王爷岳父的身份。

沈府是喜从天降,沈老爷一直不开晴的脸,虽绷着,但心底高兴劲,阖府中人都看得出来,朝中一干众大臣贺喜沈老爷官升一级,嫁女为妃两宗喜事,连日来沈老爷同僚请吃酒不断,沈老爷凡事低调,倒比原来见人更谦卑,就是私下里与吴氏说;“养个好女儿,比儿子还借力,谁承想三丫头还有今日,当初被退婚,又守寡,出家,一朝飞上枝头变凤凰,真有点不敢想。”

吴氏心里却嘀咕,三丫头当初不肯守节,大概真像姐姐说的怕早就有此心,同王爷勾搭上,口中奉承老爷道:“三姑娘得沈家祖先庇护,凡人肉眼凡胎,没看出大富大贵命,这一步步走,就奔着王妃去的。”

这时,沈绾云沿着回廊低头往上房走,她今儿回婆母来看姐姐的,她的公公已调任太常寺卿一个闲职,她的丈夫考取秀才,不可谓不用功,就是屡试不第,再难精进,过门后,夫妻间还算和睦,就是婆母刁钻,对她百般挑剔,丈夫畏母,也不敢为她出头,使她受了不少暗气。

她姐姐做了王妃的事,满朝文武无人不知,她打着这个借口,才回趟娘家,平时婆母管束的紧,娘家是很少回的。

沈绾云走到母亲房中,正好沈老爷一个同僚过府拜候,沈老爷去前厅见客。

吴氏一见女儿,道:“见到你三姐姐了?”

沈绾云点点头,脸上也不似很欢喜,“见到了。”

“姊妹没多聊一会,这么快就回来。”吴氏用意明显,是想让女儿跟沈绾贞亲近,日后好与王府勤走动,有王府这个靠山,女儿在婆家日子好过些。

“姐姐要出嫁,事多要忙,也没顾上多说。”沈绾云搪塞道,实则她和这个庶出姐姐平常就不亲近,极少一处说话,她是嫡女,性子像她母亲,阖府上下都说和气,可骨子里高傲,只是不留露与表面,一下子亲近都不知该聊些什么,说几句台面上的话,就出来。

吴氏方才老爷在,有些话不方便说,就命沈绾云先去看沈绾贞。

遂招呼沈绾云,母女去东次间说话,吴氏屏退跟前侍候的下人,房中就母女俩,急着问:“你婆婆又为难你了?”

沈绾云咬着唇,手里摆弄绣帕,低头不语,吴氏见状,心一沉,皱眉,“又是为了何事?”

沈绾云手里绞着帕子,垂头半天才道:“我总没怀上,婆母着急。”

“那不是还有你大嫂,姑爷是次子,再说你们成婚不到一年。”吴氏当初嫁女儿过去,就曾想过嫡次子虽然分家在财产吃亏,长子承袭家业,可少了生子压力。

“大嫂生了两个姑娘,肚子里再就没信了,婆母要给大伯纳妾,大伯不肯,大伯夫妻感情好,婆母拿儿子没办法,再说还顾忌历王爷一面,也不好过分逼迫。”沈绾云羡慕李家长子对媳妇百般呵护,婆母纵然不满意,看着儿子面上,不敢太难为大媳妇,何况这大媳妇是二王爷嫡亲内侄女,历王朝中势大,连皇上都让他三分,得罪不起。

“要我说姑爷就是太老实,才任由你被婆母欺负。”吴氏烦恼,素来满意女儿这桩婚事,姑爷憨厚,就是她这个婆婆是个难缠的,又担心,女儿子嗣艰难,人常说,女儿像母,若不生出个嫡子,姑爷就是不说什么,她婆婆都不依。

“夫君仁孝,对婆母言听计从,从不敢违拗。”沈绾云觉得委屈,丈夫在母亲面前一点不敢为她说话,背地里反责怪她,没能早生下嫡子,以慰老人家的心,夫妻拌嘴,也拿这个话堵她,嗔她肚子不争气,惹母亲不高兴。

“这次趁着回娘家,你多住几日,把身子好好调理,我寻到一个生子的方子,很灵验的,你不妨试试。”吴氏为女儿的事操心,女儿只有生了儿子,讨得她婆母欢心,在李家才能站稳脚跟,若有了儿子,丈夫也会把她高看一眼,像自己不就没儿子,老爷嘴上不说,心里不喜,因此宠小妾。

沈绾云也想不出什么主意,就依母亲言,派人回李家就说,姐姐成婚,留下帮忙,她婆家巴不得与王妃交好,着家人来说,让她尽管住着,过几日让她女婿接她。

这正说着话,外间隔着门扇,丫鬟声儿,“回太太,安王府的人来了。”

吴氏忙忙出去。

沈绾云就干坐着,想着心事,等母亲回来。

不大工夫,吴氏回转,进门见女儿,低头坐着,暗自轻叹一声,想,三丫鬟那里来的好命,得安王看重,后儿下大定,喜期就快到了。

沈绾云听见母亲脚步声,推门进来,抬起头,掩饰眼神中的抑郁不快,“妹夫对这桩婚事可真上心。”脸上不免露出艳羡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