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绾贞出乎意料,不敢轻视,这关系到伯府脸面,都是朝廷重臣家眷,皇亲国戚,不能给詹家丢脸。
于是,和绣菊精心挑选了一条茜素深红缕金舒袖齐胸广绫襦裙,月色薄纱披帛,又搬出妆匣子,挑好一支赤金衔珠蝴蝶步摇,缀角水滴鸡血红宝石。
掌灯时分,沈绾贞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举步裙动则飘逸舒展如风拂杨柳。
出了詹府大门,扶着詹夫人蓝呢销金大轿,詹夫人握着她的手,嘱咐,“宫里的规矩,我都同你说了,虽规矩大,可也不用怕,太后娘娘极慈祥的。”
沈绾贞点头,把詹夫人说的话记下。
行了约半个时辰,轿子停在皇宫顺贞门,沈绾贞下轿,灰黑的夜色中,皇宫气势宏伟,巍峨壮观,重楼叠嶂,金玉交辉。
沈绾贞扶着詹夫人步入宫门,换乘太监抬的步撵,往北,宫廷御宴,设在□锦华宫,外命妇多已早到。
步撵行过甬道,两侧朱紫宫墙,透出一方天,月色朦胧,星辰寥落。
步撵停在宫门前,沈绾贞和詹夫人进锦华宫门,上了大殿,太监引着按品级设座,詹夫人品级乃伯夫人,地位尊贵,座位靠前。
大殿内按数盏琉璃灯,映得宫殿金碧辉煌,不少闺阁少女,俏丽多姿,花枝招展,衣香鬓影,看着愉悦。
绾贞入席,二人一席,身前长条几,就听周围小声议论,“太后娘娘恩典,特许诰命夫人携女前来,是有深意。”
旁边侯夫人蒲氏和詹夫人相熟,小声耳语道:“如今皇子中多未大婚,太后娘娘有意牵线,以往选秀之时,方能见着,匆匆一面,良莠不齐,借着赐宴,查看清楚,这也是太后娘娘的聪慧之处。”
沈绾贞细看周围,果见众女精心打扮,举手投足,一派大家风范。
戌正,大殿外一声高喊:“太后娘娘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众命妇纷纷离席,跪地山呼,“恭迎太后娘娘,皇后娘娘。”
“平身。”沈绾贞听威严一声,就见一抹明丽的销金黄缎袍角从眼前滑过,太后和皇后上座,叫起,众命妇纷纷落座。
沈绾贞不敢正视,眸子低垂,余光瞥见,正中席上,一中年美妇,这就是本朝最尊贵的女人,后宫第一人,郭太后,侧座相陪的是中宫李皇后。
总管太监伏在太后耳边小声道:“太后娘娘,酒菜齐备,是否开席。”
郭太后点头,就听大殿上高声喊道:“传膳。”
随着这一声,殿下鱼贯上来宫娥太监,顷刻间,长条几上摆满美味珍馐,沈绾贞微低头,看每碟子里摆放着一个小银牌,细看,上面写着菜品的名,和掌勺的厨师名字,宫里吃食谨慎,如那道菜吃出毛病,好落实责任人,菜品好坏手艺立见。
沈绾贞看哪些小字中,有凤翅燕窝、山中糜鹿筋,蒸鹿尾儿、糟蟹,燕窝红白鸭子,宫里奢华,可见一斑。
宫娥太监走马灯似的转瞬菜便上齐,众人不敢动箸,恭敬地等太后娘娘训诫。
绾贞垂首,不敢乱看,大家闺秀的风度,只听上面传来略威严却清脆动听的声儿,“今儿过年,大家不用拘礼,随便享用,一会吃完了,还有烟花,都是皇上特意着人去外藩弄回来的,图个热闹。”
“最后一声,用膳。”
众命妇等太后娘娘动箸,等皇后娘娘抬手,方才敢吃。
酒过三巡,总管太监击掌,帷幔后转出宫娥彩女,伴着细细丝竹,飘然起舞。
沈绾贞看宫娥彩女手挽轻纱,如神仙妃子,翩翩起舞,纸醉金迷恍若梦幻一般。
众人逢迎太后娘娘,太后几杯酒下肚,脸色威严退却,竟露出几许慈祥。
扫视殿下,和蔼地一一询问众芳龄女子,似闲聊,各家闺阁少女自报名讳,太后娘娘微笑,和蔼可亲。
绾贞想这是给皇子选妃,观各家名门女行为举止,太后心里有个谱,太后不好目的过于明显,轮到詹夫人时,问:“玉芳,哀家记得你没有这么大的女儿,你身旁的姑娘……”太后在众多臣子家眷中能叫出詹夫人闺名,可见太后记性之好,沈绾贞想普通人也坐不上这个位置。
詹夫人赶紧起身,“这是臣妾二儿媳。”
沈绾贞跟着詹夫人起身,蹲身低福,柔声报出闺名“民妇沈氏绾贞。”
郭太后在她身上的目光似乎停顿了下,比在别人身上的时候略长,最后和气地笑着说,“好,詹夫人有福,能有这样标致的儿媳。”
詹夫人忙恭敬地道:“托太后娘娘的福。”
沈绾贞自认为在众多娇花嫩柳中自己毫不出众,但太后娘娘却更为关注,显然是詹少庭宠妾灭妻的在太后心里留下印象,此番才特意对她多加关注。
沈绾贞紧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