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虎子震惊的嘴巴都张圆了。
王小暖大气的说:“虎子,吃,吃完了姨母这里还有”。
王小暖拿一个底部打孔的竹筒,放了半竹筒红糖,然后用清洗了几遍的沉淀黄泥和成黄泥水浇进去。
水漏完了就再浇,一直就这么浇啊淋啊。
淋到最后,糖不见了,只剩下一盆黄泥水。
给王小暖气死了。
不过她也清楚,自己不一定会做成功,只是稍微气了一下,心疼浪费的糖块。
难怪网络上只写了做法,但从来没见过一个博主做成功的。
只有理论,实践不出来也是麻烦的很。
看着这最后一块红糖,只能用碳来试试了。
把磨碎的木炭加到重新变成糖水的红糖里。
过几个小时后果然发现糖水的颜色变浅了,王小暖耐着性子又等了一段时间,等糖水颜色基本稳定之后,把杂质过滤出来。
剩下的糖水接着熬。
熬呀熬呀,最后的成品不算太白,但是也相差不远了。
但此时的糖跟现场常见的白糖长的不一样,只能算是糖融化后凝结在一起的糖块。
就这就把王小暖高兴的一蹦三尺高。
拿着一小块白糖冲到正在挖地基的阿耀旁边,举着给他看,“阿耀,你看,糖做出来了”。
“白不白,这叫白糖,比红糖更好吃,你尝尝”。
说着,王小暖掰下一点塞到阿耀嘴里。
阿耀还真仔细尝了说,是跟之前的糖味道不太一样,但一样好吃。
王小暖高兴的转圈圈,“是吧,是吧,我也觉得,太开心了,我要把玉米杆全煮了做成糖”。
王小暖拉起旁边看热闹的小勇子,也掰了一块给他。
小勇子的反应可比阿耀激烈多了,吃完猛点头说好吃。
王小暖拉起小勇子的胳膊,“走,小勇子,帮我做糖,做完分你一块”。
至于为啥没叫阿耀呢,因为他们要赶紧挖地基,准备修房子了,这才是关乎生死的大事。
小勇子毕竟还小,少干点重活也可以。
周围一圈人看着王小暖风风火火的来了又走了,也是高兴的不行。
今天不仅灶上煮糖水,连堂屋的火塘也生上火,架上锅熬煮玉米杆。
两人把玉米杆砍得七七八八,直累的抬不起手臂,坐在石头上喘气。
虽然累的不行,但是结果是好的,除了当天给了小勇子一大块红糖,第二天的白糖做出来了,王小暖又给了他一块白糖。
两个人皆大欢喜。
余下的白糖,王小暖不敢浪费,都细细磨碎了放在小罐子里放好。
每天喝羊奶的时候,加点白糖进去,味道更好。
王小暖除了自己吃,还把新出的大米和糯米磨成细粉,加上白糖和油加水搅拌成糊糊。
糊糊倒进模具中蒸熟,做成甜甜软软的米糕,给大家都送了一小块。
只是糖不多,少加了点,味道不是那么甜,就这样,大家也是吃的见牙不见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