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蒙古高原简介 > 第112部分(第1页)

第112部分(第1页)

你若问他那里的风土人情和生活环境,更深一点的人文历史,他大抵都会张口结舌,顾左右而言他了。他只会记得他们在酒吧喝了多少酒,看到多少美丽的美眉,有什么添油加醋的艳遇等等俗不可耐的东西。

顾海平拉起山丹的手,离开这个吵杂的环境。说:“我们今天去看看丽江的古老商业街,去看看丽江民俗的东西吧。”

偏西的巷陌之中有一家纳西族(摩梭人)人家正在收拾桑蚕丝,一个个洁白的蚕茧泡在一个大瓷瓮的开水中,一个纳西族老奶奶把开水烫过的蚕茧捞出水,然后一颗颗剥出来用一只弓形的竹弓一张张撑起来一个网,一尺见方的薄幕,一层层叠加起来。

另一个老婆婆在把纤细的蚕丝绕起来在一根磨得油光发亮的竹签上。活脱脱一副“剥茧抽丝”的实景,小玉看得专注出神。

山丹和顾海平也是第一次见到,一家人和身边零星几个感兴趣的人一起观看几个纳西族妇女的日常生活。

铺子里有各式美丽、柔滑的丝质成品,纱巾和衣服。也没有人招呼客人买东西,她们只是按部就班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她们已经习惯了在现代人浮华的眼神中保持自己原始而自然的生活方式。

纳西族系古羌人后裔,自西北河湟地区南迁,与土著融合而形成。经过唐宋元几个朝代的波折和发展,到明代方兴盛起来。

明代是纳西族最鼎盛的时期。明初,纳西首领阿甲阿得“率众归附”,并随明军征讨边疆,屡立战功,深得明太祖朱元璋嘉许,亲赐“木”姓,允其世袭丽江府土知府,予以积极扶持。明王朝的这种扶持政策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当时沉寂了一百多年的xizang势力又趋强盛,时常侵扰明朝边境,由此明王朝大力扶持木氏势力,视木氏国为“辑宁边境”的重要力量。木氏土司挟王朝之威,养兵蓄锐,从此木氏族群也名声鹊起。纳西族从历史上处于被动地位成为主动进取的角色,在历史进程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纳西族人说纳西语,文字是东巴文:一种象形文字,很像甲骨文的外形。纳西族文明程度较高,是yunnan省三个不享受高考加分的少数民族之一。近年来,纳西族地区进入到狂飙突进的经济发展时代;一方面,纳西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声誉;但与此同时,纳西族的文化、传统和人口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退。据调查,丽江古城的纳西族小学生中,还会说纳西族母语的已不到30%。

这也是很多少数民族都存在的问题,民族性逐渐丧失,保留下来的民族文化和传统越来越少,相对而言世界便逐渐趋同而丧失特色。

&;amp;amp;lt;ahref=&;amp;amp;gt;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amp;amp;lt;a&;amp;amp;gt;&;amp;amp;lt;a&;amp;amp;gt;&;amp;amp;lt;a&;amp;amp;gt;

二一六、丽江悠然的商业

二一六、丽江悠然的商业

“起点网正版首发,敬请阅读正版图书”

摩梭人还保留着母系社会模式,泸沽湖的一支摩梭人还在延续着“走婚”这一习俗。一家人中没有爸爸,只有妈妈、奶奶、舅舅和兄弟姐妹。到了十三岁奶奶就宣布你是成年人了,要举行成丁仪式。女孩子便住进绣楼,而男人没有自己的房子,还是住在这个大家庭中。但男孩子是可以出去走婚的。所谓走婚就是男孩子到女孩子的绣楼里试婚。晚上男孩偷偷地撬开女孩子的房门,早上天不亮就偷偷摸摸的出来,如果二个人相爱就可以在一起生活。如果不行就再去别的女孩子的绣楼继续走婚,如果男孩儿很大了还没有成婚,人家就会笑话你没能耐了。

如果走婚未能成婚而女孩子怀了孕,这个孩子生下来由舅舅抚养。男女成亲时由女方家里准备一切物品,包括房子。男方来一个人就行了。可是在这之前要做一段苦力的,第一年上山打柴采药。第二年种田割胶。第三年到山里淘金。合格了,就娶你进门,进门后就什么也不用干了,所以人们说纳西族是男人的天堂,当然也不是女人的地狱,因为女人干活多,在家里地位高,说话算数,男人干活多了反倒会被别人笑话的。

所以你看到摩梭人的家庭,都是女人在干活儿,基本看不到男人出头露面。

集市开始了,人头攒动起来,随着太阳升高,各条古街巷也逐渐热闹了起来。

往前走是一家用丙烯原料现场写东巴文到t恤上制作文化衫的小店,都是情侣衫、三件套的家庭衫。店主是一个二十多岁挺斯文的小伙子。

看上去不像当地人,倒是长着一张北方人的国字脸,但比当地人白皙,人也斯文。给人清秀、和善、沉稳的感觉。

看着店里顾客不多,店主也较闲暇,顾海平便和小伙子攀谈起来。

小伙子来自henan,高中毕业之后没有考上大学。henan是高考大省,高考压力十分大,随着经济繁荣,现代人不再是高考一条出路,他决定放下父母望子成龙的重望,走自己的人生路。于是高考结束后他来到梦寐已久的丽江租铺面开了一家自己的小作坊,他几乎把东巴文的单词都熟记在心了,他在自己研究东巴文,他说: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文字形态都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但也能完整纪录典藏。

东巴文是居于xizang东部及yunnan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文字。东巴文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的《东巴经》。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智者)所掌握,故称东巴文。

东巴文有1400多个单字,词语丰富,能够表达细腻的情感,能记录复杂的事件,亦能写诗作文。东巴文被称之为目前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为文字的“活化石”。2003年,东巴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并进行数码记录。在中国迄今为止已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五项遗产中,东巴古籍是唯一一项少数民族世界遗产。

东巴文的基本特点,正如清代余庆远在《维西见闻录》中所道:“专象形,人则图人,物则图物,以为书契。“这些字形带有浓厚的图画味道,但是每个图形都已经有了它固定的概念、固定的线条和笔法,有了固定的读音,已经成为表示语言里某个字、词的符号。显而易见,它是介乎于图画文字和表意文字之间的一种文字符号。

店主用自己掌握的东巴文字,在文化衫上书写不同的字句,按照客人的要求现场书写,每件文化衫也就二十多块钱,他说也就赚三五块钱,但每天的销量却是上百件,那就是三五百块钱了,收入还算可以。更加在乎的是他喜欢,他乐在其中。

他说他在书写学习东巴文时,就好像自己在和祖先对话,在各种看上去更像图画的文字中,他感受到的是古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山丹挑好了两件红色的情侣衫,一件橙红的给小玉,要小伙子书写:“和和美美一家人”上去。

小伙子便用一种明黄的颜料来书写:情侣衫看上去像两只小鸟栖息枝头,小玉的是几个小人的模样,好像应该是一家人的意思,“那小鸟便是和和美美了?”山丹问。

“是的,其实东巴文很简单,很符合我们直观、简单的思维,他古老而简洁,你凭自己的理解大部分都可以了解它的文字含义,只是它有它自己的读音。你把不同的词放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个句子,其实和我们的汉语是一样的,用词造句。”小伙子回答道。

山丹很羡慕这个小伙子,他可以跟随自己的心愿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以沉下心去钻研、用心来做,自得其乐。那一种自由和洒脱是很多人都羡慕嫉妒的,想想能有多少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和兴趣来走过人生的?

往前走,有很多手工作坊,皮草手工作坊、各种小工艺品等等,看到一家把手表盘镶嵌在各种不同的皮表带上,古朴、可爱而又现代。山丹很是喜欢,爱不释手。

于是,两人一人挑了一只,山丹选了一只朱砂红的表带,带有丝缕暗红的皮质纹路,表盘呈银色,只有分针和时针,简洁大方而不失可爱。

顾海平也选了一只相同表盘大一点的表,选了一条香槟色的表带,店主也是一个年轻人,手脚很麻利,几分钟两只手表就做好了。几十块钱一只这么特别的手表还算是物超所值了。

店铺生意也是十分好,很多来旅游的年轻人几乎个个路过看到就要带一只回去,有一些甚至带几只回去给亲戚朋友作为礼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