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对科举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兴办学堂,建立起与科举制度相符合的学校制度。
这一时期也是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最高光最辉煌的时期。
可到了明末时期,科举制度逐渐走向了衰败。
清朝时,科举制度的弊端更是完全暴露出来。
主要是由于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已经僵化,在思想上已经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说到底…
科举腐败的原因大致有四点,官僚制度的腐败,导致科举制度内部腐朽;
未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觉醒;
新阶级的出现与旧阶级的矛盾问题;
中央集权和君权的力量达到顶峰,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始走向下坡路。
这些都是历史课本上讲述过的…
柳羽记忆尤新…
不过,基于如今的朝代,无疑「科举制」是比「九品中正制」更容易加强中央集权的方式、方法。
但…有一点,会很难。
那些氏族…面对动摇他们根基的行为,势必不会袖手旁观。
「恩科与常科,文举与武举…」刘宏眼眸眯起,他负手而立在细细的思虑着,品评着这中间的事儿。
自然,他也想到了难点。
「不过,柳观主啊,以如今朝廷的能量去做这件事儿,怕是会引起天下氏族的剧烈反对,这才是最大的难题。」
刘宏提出了他的疑窦…
柳羽缓缓点头,「所以说,根治氏族的关键在于科举,而推行科举则是需要朝廷的巨大威望,说到底,又回到了那边陲的问题上。」
柳羽反问刘宏,「陈王殿下,在下斗胆请问,若是…武皇帝时期,他要推行科举,可能做到?」
嘶…
刘宏眯着眼,他沉吟了一下,旋即点了点头。
「武皇帝开疆拓土,横扫匈奴,他在位时…若是推行这科举,谁也不会反对,也不敢反对!」
「这就是了。」柳羽顺着刘宏的话继续往下讲。「因为武皇帝横扫匈奴,恢复西域风采,如此这般…无论是他本人,还是汉庭都拥有着至高的威望,这便是为何,武皇帝一生征战,国库空虚,可后人却根本没有以此诋毁着!」
「换句话说…若是我朝陛下也能效仿武皇帝时的模样,横扫乌桓、鲜卑,将西域再度打通,将丝绸之路再度搭建,以大汉为轴心辐射向海内诸国,如此威望之下…我朝陛下要推行科举,谁还敢反对?」
言及此处…
柳羽顿了一下,「当然,如果要做到武皇帝时的模样,不容易!但…我们可以讲究一些方法!」
「方法?」
柳羽眼珠子转了转,他笑着问道:「陈王多半知晓,为何那些南阳氏族会替大汉驻守边关呢?」
这…
不等刘宏开口。
柳羽的话再度传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对付氏族、豪门,咱们也可以先拉拢一批,打压一批,然后再拉拢一批,打压一批,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那些能拉拢的就一起发财,不能拉拢的…一律打压到底,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有个几年,咱们的陛下就有资本、也有实力去推行科举了!」
柳羽一口气说了一大堆话…
刘宏听的是震耳欲聋!
震撼,震动…
很难想象,这般有见地、高瞻远瞩的话…竟…竟是出自一个十余岁公子之口,这太匪夷所思了,这让天子刘宏有一种感觉。
皇长子刘羽…怕是上天派下来,救他大汉的吧!
最关键的是…他已经在身体力行的去实践这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