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语气凝重。“父亲大人,必须要走这一步么?”
“呵呵…”
看到孩子们那充满关切的目光,袁逢的心头倒是多出了几许慰藉,他招呼三个儿子。“你们都过来。”
“父亲…”
“爹…”
“爹…”
随着袁绍、袁术、袁基的走近,袁逢的眼眸渐渐的凝起,语气也变得严肃了起来。
“吾儿,当初你们祖父临终前,特地把我与你们叔父喊到身边,嘱咐了我们一番话,今日…爹就把这番话再转告给你们。”
袁绍、袁术、袁基抬起头,除了袁术之外,其它二人的表情也变得郑重了起来。
袁基的话还在继续:“老袁家在你们祖父那一代,是三世三公,到爹和你们叔父这一代是四世三公,可到你们呢?如果还是只以三公为终点,那充其量咱们袁家跟弘农杨家一样是五世三公,说到底,那不还是个‘公’么!”
“不还是个会因为‘天狗食日’,就被罢免官衔的‘公’么?你们祖父通透啊,他早就看出,三公之位,终究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老袁家这日子到你们这一代是时候改变了!”
轰…
袁逢的话犹如五雷轰鸣一般砸在了三个儿子的头上。
这下,就连原本漫不经心的袁术,也抬起了头,一副一本正经的模样,他发现,这个话题,他很感兴趣。
而袁绍与袁基似乎也预感到父亲接下来的话…
一定,一定是“震耳欲聋”。
“汉有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袁逢继续开口。“这条武帝时的谶纬之言,部分已经实现了,‘东西两汉’便是‘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便是光武中兴。”
“至于这‘六七之厄’是汉朝将持续四百二十年,‘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则是五个数字相加,汉代将在二十九任皇帝之后走向灭亡!”
“现在的汉将近四百年,现在的汉帝是第二十七任,机会已经出现了…且近在眼前,咱们老袁家是‘舜帝’的后代,是‘土德’。覆灭大汉‘火德’的势必得是咱们‘舜帝’子孙的土德,‘代汉者,当涂高也’说的必是咱们袁家!”
果然…
袁逢的话声音不大,却振聋发聩。
袁绍与袁基瞪大了眼睛,袁术则是眯着眼,经过一道清奇的脑回路,他在嘀咕着…这‘当涂高’不就是我袁术袁公路嘛?
父亲的话没毛病,代替汉的是老袁家,老袁家出的皇帝就是他袁术自己呀!
——皇帝原来就是我自己!
顷刻间,袁术心头一阵荡漾,整个人都要飘起来了,他突然感觉,这袁府的门楣容不下他了,天高海阔,皇宫内的德阳殿才是他更广阔的天地。
这边厢,袁术还在想入非非。
但袁绍的一句话直接将袁术的思绪从九霄云外收回。
“既如此…那父亲辞官?我…我袁家…还有机会么?”
“呵呵…本初啊!”袁逢很欣慰的看向袁绍。“你也长大了,父亲也老了,离那六七之厄的命术还有三十多年,袁家的大业早晚要交到你们手上,能否把握住靠的是你们,不是为父!”
“何况,你们叔父不还在朝堂,不还是士人的领袖,不还是当朝太傅么?而为父此番辞官不假,但就是辞官也要将那最大的威胁,那道人柳羽给一并拉下来,为父能看出来他本事不浅,也知道你与他是旧识,可袁家大业面前,你们三人都不可有妇人之仁!”
讲到这儿,袁逢拍了拍袁绍的肩膀。“为父只能替老袁家,替你们做到这一步了,路还很长,你们兄弟一定要勠力同心,为父在汝南…再不希望听到世人称呼我汝南袁氏为五世三公,为父要听到汝南袁氏出了一位——‘陈袁王’!”
袁姓是出自于陈姓,陈姓又是出自于妫姓,舜帝的后裔“妫满”建立陈国,历史可不就得连起来看嘛?
祠堂内的袁隗徐徐走出,他站在原地,听着袁逢将父亲临终时的话传给这三个侄儿…
心头五味杂陈。
“汉有六七之厄”、“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这谶纬之言,真的是指代的他们老袁家么?
父亲大人会不会是理解错了呢?
袁隗眼眸眯起…
这个问题,袁隗无法回答,但莫名的,他的心情沉重了许多。
老袁家要走的路,还很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