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马云教你创业赚大钱 > 第一章 我为创业狂不断追逐梦想(第3页)

第一章 我为创业狂不断追逐梦想(第3页)

为了能够为阿里巴巴谋求更多的发展机会,马云开始往世界各地跑,他在美国建立技术基地,在伦敦开设分公司,在德国演讲……

忙碌的马云为了营销阿里巴巴,在1999年~2000年,几乎跑遍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他参加各种商业论坛,在论坛上发表演讲,发挥自己的口才优势,宣传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发展方向等。

很快,功夫不负有心人,马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马云和阿里巴巴的名声在欧美地区火爆起来,大家都知道东方有个小个子男人,常常挥舞着拳头,神情激动地喊:“B2B模式最终将改变全球几千万商人的生意模式。”马云开始被一些世界重量级的杂志和报纸关注。

事实证明,成功总是属于那些有强大野心和欲望的人。2002年,马云带领阿里巴巴实现全年盈利;2003年7月,马云举1亿元人民币攻入C2C市场,同年实现盈利1亿元人民币;2004年伊始,阿里巴巴动作频频,步步令业内震惊:开中国互联网企业巨资建立研发中心之先河,创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私募资金数额之纪录。至此,一个庞大的网络帝国在马云带领下走向世界。

野心是获取财富的助推器,野心越大,动力就越大;动力越大,其行动就越有力;行动越有力,实现财富梦想的几率就越大。这些都是成正比的。如果你想要获得财富,就必须要让你的野心变得非常强烈,因为只有拥有强烈的野心才能使你奋进。

野心是什么?野心是目标,是梦想,是企图,是一个人成功的源动力!美国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着自命不凡的心态和野心!“世界最优秀的人才是我们!“我能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公司的CEO!”这种野心,成为哈佛永不褪色的招牌,其培养了无数的政治家、科学家和工商管理精英。难怪一位喝过洋墨水的人曾经说过:“咱们与国外的青年人相比,基本的区别就是有志向而无野心!”所以,创业是需要有野心的,野心是社会向前进的原动力。野心有如加速器,时刻催促着我们积极、认真、向上、好动——假如有它天天伴你左右的话,你将会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非凡的成就。

井植岁男是日本三洋电机公司的创办人,他在1947年创立三洋电机公司时,公司只有20个人,从一间小厂房起步,到1993年,该公司已发展成为一个跨国经营的大企业。

井植岁男性格豪放,决断大胆,处事单纯明快,不拘小节。井植岁男从姐夫的公司走出来自己创立“三洋”,是其野心的体现,经过几十年的艰苦经营,把“三洋”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大企业,也是其野心结出的硕果。

而许多人却因为没有野心才失去致富的机会。

1955年,井植岁男曾试图鼓励其雇用的园艺师傅自己创业,但这位园艺师傅却因为缺乏野心而失去一个致富的机会。

一天,对井植在家休息,一位园艺师傅说:“社长先生,您看您的工厂越做越大,而我却像树上的蝉,只能天天坐在树干上,太没出息了。您教我一点治富的秘诀吧?”井植看了看园艺师,说:“可以!我看你比较适合种树。这样吧,在我工厂旁有一块空地,你去种树苗吧!多少钱能买到1棵树苗呢?”园艺师傅回答说:“50元。”

井植又说:“好!那块地大约可以种2万棵树,树苗的成本是不是100万元。3年后,1棵可卖多少钱呢?”“150元”。“2万棵树一共能卖多少钱?”“大约3000元。”

“我来支付树苗成本与肥料费,你的任务负责除草和施肥工作。3年后,我们就可以收入600多万元的利润。我们对半平分,你能分多少。”“大约3000元。”

让井植想不到的是,园艺师听到这里打起了退堂鼓说:“哇?我可不敢做那么大的生意!”

后来,他还是老老实实在在井植家当园艺师,按月拿取工资,过着一般职工的生活。

野心对一个人事业的成功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心中那份埋藏已久的创业梦想,你一定要有“野心”。马云认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没有野心的人是无法取得事业上的成功的。

成功源于一个人的欲望。很多时候,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不是这个人的才华,不是这个人的家境,更不是这个人的口头言论,而是这个人内心深处的欲望,一种实现目标、成为成功者的强烈欲望。

王均瑶曾是均瑶集团的董事长,也是“民营资本进入航空业”的第一人。他从一名普通的温州辍学青年,最后成为让资本“飞”上蓝天的企业家。他敢为天下先,凭借着野心和胆识开创了均瑶时代,谱写了一个草根企业家的神话。这一切都要从十几年前的事说起。

那时,王均瑶刚刚外出打工,还只是一个在湖南长沙讨生活的温州小伙子。1989年春节前夕,王均瑶和一帮老乡包了一辆大巴车回家过年。在崎岖山路上,他抱怨说“汽车真慢”,身旁的老乡就说:“飞机快,你包飞机回家好了!”随口一句挖苦的话,竟激起了王均瑶的野心。年轻气盛的均瑶想,土地可以承包,汽车可以承包,为什么飞机就不能承包?

在野心的促使下,经过大半年的奔波,他终于承包下长沙至温州的航线。1991年7月28日,一架“安24”型民航客机从长沙起飞,平稳地降落于温州机场,王均瑶首开中国民航史私人包机的先河,成为中国私人包机第一人。

后来,王均瑶将“包飞机”的野心,用在了牛奶事业上,他判断: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白酒年消费量超过牛奶的国家,年人均喝奶不足7公斤。富起来的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爱喝奶。1994年,均瑶乳品公司成立。1998年,他再展现大手笔,在家乡温州以平均每辆70万元拍得了上百辆出租车的经营权。他的野心是这样的——让每个到温州的人总能先见到“均瑶”。满地跑的是“均瑶”的品牌,就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为了追求更高的理想,实现更大的抱负,王均瑶把公司总部搬到了上海。按说当时以王均瑶的财富,够他几辈子吃吃喝喝了。即使再温州发展,一年也能赚个一两千万,但他为什么要将总部迁移到上海呢?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想做得更大。

王均瑶说:“当我到上海时,就像一粒沙子掉到了一堆石头里,太微不足道了。在温州闭眼都认路的我,上了上海高架桥总下不来。为什么到这里?上海太像美国的纽约,它的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他们进军上海的野心。

野心是一个穷人变为富人的必要条件。如果你现在还是一个穷人,没有巨额财富,没有高贵的地位,这都没有关系,关键是你要有野心,有成为富人的野心,有野心去施展你的智慧,有野心去展现你的毅力和勤奋,你进入成功者的行列就不再遥远。

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就梦想

创业是件非常艰苦的事,创业途中如若有“今天、明天、后天”,大多数人往往都死在“明天晚上”,而后天,太阳才出来,这是一种不幸和悲哀。因此,创业者就是要做“偏执狂”,把不可能的事变成事实。

英特尔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安迪·格鲁夫有一句名言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马云的成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作为中国最早一批IT创业者,马云一开始就展示了他超乎别人的“偏执基因”,这种偏执基因的外在表现就是他的“疯”劲。

马云的“疯”劲,一是偏执,二是狂想。从创业伊始,马云的很多行为在常人甚至是身边人看来,都是近乎不可理解的“疯”。

1995年,马云满30岁,到了而立之年。而这一年,他也实现了自己当年许下的承诺,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任教满六年。这一年的他还因为教学成绩突出,而被评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之一;同时,他所供职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校长对他许诺,将来让他当学校驻外办事处主任。

可就在大家都认为他在学校发展前途光明的时候,马云却作了一个疯狂的决定,他毅然丢掉高校老师的铁饭碗,投身自己完全不懂的互联网。身边的人都被他的决定惊呆了,甚至连父母也认为他“疯”了。马云找来24个朋友征求意见,结果找来了23张反对票。

像这样的例子,在马云的创业历程中还有很多。

马云他们开始做网络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他们是骗子。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形下,任何人都是不会相信搞互联网会赚钱的,所以朋友们坚决反对马云也就不奇怪了。

1995年8月,中国上海才开始连上互联网,1995年4月马云就先于上海注册互联网公司,到了1995年6月,在马云的紧张筹备和经营下,海博网络公司终于创办了Chinapages。com(中国黄页),这是他们的第一个“产品”。“中国黄页”,一个听起来挺具有蛊惑力的名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