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哪里知道,在她见到这位名义上的父亲之前,大夫人已经做足了功夫了呢?
傅老爷道:“你也刚来府里,很多规矩不懂,平日里要跟姐姐妹妹们多学学,别逞强任性。琴棋书画样样要虚心学习,要懂得如何做一个大家闺秀,不要丢了我们傅家的脸。”
傅清玉恭恭敬敬地应了。
不过,这话怎么听都有些兴师问罪的样子?想她傅清玉来傅府也不过二三天的事情,怎么这个傅老爷这语气里好像对她颇有成见的意思在里面?
傅清玉心中疑惑,一抬头,正好看到大夫人笑意盈盈投射过来的目光。她心下一凛,瞬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想必是在雅翠雅苹这两个恶婢的处理上,她重创了大夫人,如今大夫人寻机报复来了。
速度真是快啊。傅清玉暗暗慨叹,今后自己要更小心了。
不过,大夫人这样接二连三地对付自己,目的是什么呢?上一次,在回府的路上,大夫人与匪徒勾结,如果说不让她回府的话,那还说得过去。可如今,她既然已经回到了傅府,为什么还要派了雅苹雅翠来刁难她,现在又在傅老爷的面前说她的不是呢?
难道说,大夫人早有预谋,派了雅苹与雅翠这两个大丫头过来,就料准这两个丫头会弄出一些什么事情出来。以便在傅老爷面前有说辞?
第一百二十二章当年
傅老爷捧了茶盏,忽又停住,皱眉问道:“如今已是第三年了吧,义儿也该回京述职了吧?”
大夫人心中一跳,陪笑道:“是啊,一转眼三年了,也该回来了。”
傅老爷重重把茶盏往桌子上一放,愠道:“好不容易考取个殿试第二,好好的翰林院编修他不稀罕,偏偏要到那个什么边陲地方做什么县令,他倒是有志气得很”
傅清玉心想,傅老爷这话中所说的应该就是傅府的大公子傅光义吧?听说三年前的殿试第二,天下闻名的探花郎,按朝制应该可以入主翰林院编修。不想这个大公子居然辞掉了,带了家眷去了边远的地方,看来是个有性格的人物。
大夫人陪笑道:“老爷先别生气,这初生犊不怕虎,年轻人就应该让他去闯闯,多长些见识。再说,这三年里,义儿也做得很错,我听川陕总督府的贺夫人说过,这三年义儿政绩突出,今年回京述职,应该可以晋升,到时说不定能留在京城。”
傅老爷这才缓了脸色,叹口气道:“也真是难为了川陕总督府的小姐,跟着他颠沛流离,东奔西走,没有一句怨言。”
大夫人笑道:“川陕总督府三小姐真是一个好媳妇,虽然样貌不出众,但性格温柔,贤良淑德,倒是挺配义儿的。”
说到这,大夫人不禁得意地笑了起来。看来三年前的谋划是没有错的,如今儿子媳妇和睦,儿子政绩突出。而且,还通过川陕总督府的贺夫人这条线,搭上了忠靖侯爵夫人,成功地把自己的大女儿傅清芳嫁入北承侯,保得傅府的风光荣耀。
傅老爷又叹了口气:“我那个孙儿,也快满两周岁了吧?”
三年前,傅光义与川陕总督府的三小姐成了亲,然后一起去了边远的小县任职,第二年,贺三小姐生了个儿子,取名为傅泽。
其间,傅大公子也把妻儿带回京城,让傅老爷与傅夫人见过,但傅大公子执意不肯让妻儿留在京城里。见不到自己的孙儿,这两年来,傅老爷一直颇有微词。
“快了,过了八月十五就快两岁了。”大夫人也有些感慨,她也是四五十岁的人了,瞧瞧别人家里,儿孙满堂,活泼可爱的孙儿承欢膝下,再看看自己府里,除了未出阁的小姐外,一个小孩子都没有,说多冷清有多冷清。
见傅老爷脸色不佳,大夫人又忙陪笑道:“这次回京述职,一定要把义儿留在京城,不行的话,也要把大媳妇及孙儿留下来,让小孙儿好好陪陪老爷。”
话虽这样说,其实她心里也没底。自三年前因了双鱼玉佩的事情,母子俩闹翻了以后,母子间有了隔阂,大公子一直对她不冷不热的,她也摸不准大公子的脾性。
接着傅清玉又问了七小姐的病情,大夫人的脸色有些不自然,毕竟大夫不是她请的,银子也是从傅房的库房里出的。她勉强笑笑道:“老爷请放心,大夫请得及时,七小姐的病情已经大为好转。我已经吩咐过厨房那边,七小姐要吃什么,都给她做,绝不可怠慢。”
傅老爷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说了一会话,傅老爷便让女儿们散去,自己则与大夫人去后面的暖阁说话去了。
傅清玉从大夫人的院子里出来,看看天时尚早,便走上林荫小径去看望病中的傅清敏。
丹霞阁静悄悄的,外面有一两个粗使丫头在打扫院子,轻轻的,没有发出一点稍大的声响。
傅清玉刚一进院子,便有一个穿了桃红色长衫,下身系一条靛蓝色碎花裙的丫环迎了上来,低声道:“六小姐,七小姐喝过药,睡下了,你且到外屋坐坐。”
傅清玉笑笑,便随那丫头朝外屋去。这名丫头应该就是春芳了。七小姐屋里有两名大丫头,春兰她见过,另一个想必就是眼前这位春芳。春芳年纪也不大,十三四的样子,她的哥哥是二公子身边的一个小厮,不用说,她也是二公子相信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