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向你介绍的“办公室友谊拿捏大法”,提醒你把握办公室友谊应持心态的微妙。
(1)注意将友谊与工作尽可能分开。
(2)注意给予朋友信任时务必审慎。
(3)如果你觉得友谊使你和朋友陷入一种尴尬的位置,最好找机会开诚布公地详谈,如果有必要,注意从潜在的危机中脱离出来。
(4)注意不在办公室里散播谣言,特别是当你因友谊而能获得一些小道消息的时候。
(5)注意公司对友谊进行的各种规定。很多公司都对员工间的友谊进行限定,避免在企业内引发小团体或小帮派的麻烦。还有一些公司对员工与客户的友谊关系也作出了明显的界定,以避免不必要的事端。
(6)注意回避过分个人化的办公室提问,尤其是在八小时以内。
(7)注意不要试图利用任何一种友谊关系作为商业操作的杠杆。
(8)办公室相处,一定要注意使用身体语言,注意对声音的运用,注意措辞不要太过亲密。避免在公司内部炫耀与某人的友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兴趣,没必要人云亦云,也没必要过分强调自我,或把自己看轻。融入到大集体中可以在不经意间增长你的见识,使你获得意外收获。不要以为这个世界缺乏朋友,不要以为战场上就没有友情,其实只要你以真诚之心相对,以一种真确的心态处理好工作与友情的关系,你会发现更多的真诚面孔。8敝毖灾庇锸前阉刃剑
聪明的人想过才开口;愚蠢的人说过话之后才回想他说过什么。
——(德)席勒(1759-1805)
尽管古人一再教导我们说:“逢人只说七分话,不可全交一片心。”但喜欢“直言直语”的人也不少。“直言直语”是性格中一种很可爱、很值得大家珍惜的特质,因为也惟有这种“直言直语”的人,才能让是非得以分明,让正义邪恶得以分明,让美和丑得以分明,让人的优缺点得以分明。
只是在现实社会里,“直言直语”却是有这种性格的人的致命伤,理由如下:
喜欢“直言直语”的人说话时常只看到现象或问题,也常只考虑到自已的“不吐不快”,而不去考虑旁人的立场、观念、性格。他的话有可能是一派胡言,但也有可能鞭辟入里。一派胡言的“直言直语”对方明知,却又不好发作,只好闷在心里;鞭辟入里的“直言直语”因为直指核心,让当事人不得不激活自卫系统,若招架不住,恐怕就怀恨在心了。所以,直言直语不论是对人或对事,都会让人受不了,于是人际关系就出现了阻碍,别人宁可离你远远的,免得一不小心就要承受你的直言直语;不能离你远远的,那就想办法把你赶得远远的,眼不见为净,耳不听为静。
喜欢直言直语的人一般都具有“正义倾向”的性格,言语的爆发力及杀伤力也很强,所以有时候这种人也会变成别人利用的对象,鼓动你去揭发某事的问题,去攻击某人的不公。不管成效如何,这种人总要成为牺牲品:成效好,鼓动你的人坐享战果,你分享不到多少;成效不好,你必成为别人的眼中钉,是排名第一的报复对象。
所以,在现实社会里,直言直语是一把伤人又伤己的双面利刃,而不是劈荆斩棘的“开山刀”,有这种直言直语个性的人应深思,并且建立几个观念:
(1)对人方面,少直言指出他人处事的不当,或纠正他人性格上的弱点。这不是“爱之深,责之切”,而是和他过不去。而且,你的直言直语也不会产生多少效用,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心堡垒,“自我”便缩藏在里面。你的直言直语恰好把他的堡垒攻破,把他从堡垒里揪出来,他当然不会高兴。因此,能不讲就不要讲,要讲就迂回地讲,点到为止地讲,他如果不听,那是他的事。
(2)对事方面,少去批评其中的不当。事是人计划的、人做的,因此批评“事”也就批评了“人”,所谓“对事不对人”,这只是“障眼法”。除非你力量大、地位够,否则直言直语只会替自己带来麻烦!如果能改变事实,则这麻烦倒还值得;如果不能,还是闭上嘴巴吧!如果非讲不可,也只能迂回地讲,一点到为止地讲,如果没人要听,那是他们的事!
(3)别指望和你一起工作的人都会站在你的立场考虑问题。认识到这一点,你会减少很多失望和挫折感。一定要谨慎选择那些你想信赖或想向其一吐为快的人。
(4)不要在背后议论别人长短。比较小气和好奇心重的人,聚在一起就难免说东家长西家短。你一定不要加入他们的一伙,偶尔批评或调笑一些公司以外的人,倒无所谓,但对同事的弱点或私事,保持沉默才是聪明的做法。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很多对手,他们可能是威胁你顺利发展的大敌。天下最好的药,也不会有百分之百的效果。对人也是如此,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便指其谓君子或小人,则必被刀俎。要以彻悟人生之眼透视对方。或迎头一击,或温柔陪笑。
9弊鋈艘有自己的立场
一方之所以会让步,是因为他知道对方不会让步了。
——(德)莱因哈德·泽尔腾(1930-)
有些人在社会交往中为了博得他人的欢心,将自己变成了一条“变色龙”,有时他们还不惜改变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甚至牺牲自己的人格,这实在是一种不可取的处世态度。同自我否定心理一样,寻求赞许心理会导致各种自我挫败行为。从而会使自己丧失生活热情。
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得到每个人的赞许,但是如果你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在得不到赞许时便不会感到沮丧。你将把反对意见视为一种自然现实,因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对世事有自己的看法。
环顾我们生活的周围世界,我们会十分明显地感到一点,要想使每个人都对自己满意,这是十分困难而且不大可能的。实际上,如果有50%的人对你感到满意,这就算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了。要知道,在你周围,至少有一半人会对你说的一半以上的话提出不同意见。因此,对一般的常人来讲,不管你什么时候提出什么意见,有50%的人可能提出反对意见,这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当你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你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他人的反对意见了。当别人对你的话提出异议时,你也不会再因此而感到情绪消沉,苛责别人或者为了赢得他人的赞许而即刻改变自己的观点。相反,你会意识到自己刚巧碰到了属于与你意见不一致的50%中的一个人。只要认识到你的每一种情感、每一个观点、每一句话或每一件事都总会遇到反对意见,那么你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了。当我们做事之前已经臆想到某种后果,而一旦出现这种后果时,你就不会出现很大的情绪波动,或者措手不及。因此,如果你知道会有人反对你的意见,你就不会自寻烦恼,同时也就不会再将别人对你的某种观点或某种情感的否定视为对你整个人的否定。
注意自己,了解自己——没有什么比这件事看起来更简单,而做起来却更困难的事。
没有人比自己更认识自己,同时没有人比自己更不认识自己。
主观因素好,自律性强,即使有外部强烈诱惑,也能够坚定立场。有句话说的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