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成大事者说的话 > 第二章 宽容大度成就伟大事业(第3页)

第二章 宽容大度成就伟大事业(第3页)

在同一联盟内部,宽恕是消除内部矛盾的有效方法;对志趣相投的群体来说,唯有不断地宽恕,才能取得事业上的共同成功。

让我们永远不要去试图报复我们的仇人,因为如果我们那样做的话,我们会深深地伤害自己。让我们像艾森豪威尔将军一样,不要浪费一分钟时间去想那些我们根本就不喜欢的人。把精力和感情白白地耗费在他们身上,是最不值得的一件事了。

一个人经历一次忍让,就会获得一次人生的亮丽;经历一次宽容,就会打开一道爱的大门。

5。凡事不要斤斤计较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难免会偶有过失,因此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

遇到一点委屈或很小的得失便耿耿于怀,斤斤计较;听到与自己相左的意见或碰到比自己强的人就受不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也有过误解他人和被人误解的经历。

大部分人一旦陷身于争斗的旋涡,便不由自主地焦躁起来。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是为了面子,也要强词夺理,一争高下。一旦自己得了“理”,便决不饶人,非逼得对方鸣金收兵或自认倒霉不可。然而这次“得理不饶人”虽然让你吹着胜利的号角,但也成了下次争斗的前奏。因为这对“战败”的对方也是一种面子和利益之争,他当然要伺机“讨”还。

在这种时候,即使自己有理,也应让别人三分。其实,有些时候给他人让出了台阶,也是为自己攒下了人情,留下一条后路。

宽以待人,要有主动“让道”精神,宽容让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会因为个性、脾气、爱好、要求的不统一,价值观念的差异而产生矛盾或冲突。此时我们应记住一位哲人的话:“航行中有一条公认的规则,操纵灵敏的船应该给不太灵敏的船让道。我认为,这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也是应遵循的一条规律。”

因此,做一个能理解、容纳他人缺点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欢迎。那些只知道对人吹毛求疵,又没完没了地批评说教的人,怎么会拥有亲密的朋友呢?人们对他只有敬而远之!

有这样一个女人,总在喋喋不休地向人们说邻家的污秽不堪。有一次她故意将一位朋友领到家里,指着窗外说:“您看那家绳上晾的衣服多脏!”可那位朋友却悄悄地对她说:“如果你看仔细点儿,我想你就能弄明白,脏的不是人家的衣服,而是你自家的窗子。”

是啊,我们在同一蓝天下生活,为什么不学着去宽厚待人,而放弃对别人的指责呢?即使脏的真的是邻家的衣服,为什么不能表示理解和容忍呢?要知道,这样做并不会对自己造成任何的损失。相反,狭隘的人却总会在某些事情上吃亏。

小李毕业后初入社会,在某合资公司外贸部就职,不幸碰上一个爱拍马屁、什么本事都没有的主管。此人每天下班后没有什么事儿也要跟着日本课长拼命“加班”,把白天理好的文章弄得一团糟;转眼出了错,又把责任全部推给小李。小李不是一个会“争”的女孩子,只好忍气吞声等日本课长长出“火眼金睛”,结果等了三个月,还是等不来一句公道话。

一气之下,小李就去了另一家外资公司。在那里,她出色的工作博得了许多同事的称赞,但无论如何也没法使苛刻、暴躁的经理满意。心灰意冷间,她又萌生了跳槽之念,于是向新加坡总裁递交了辞呈。总裁先生没有竭力挽留小李,只是告诉她自己处世的一条经验:如果你讨厌一个人,那么你就要试着去爱他。总裁说,他就曾鸡蛋里挑骨头一般在一位上司身上找优点,结果,他发现了老板两大优点,而老板也逐渐喜欢上了他。但是,狭隘的小李还是无法忍受下去,最终还是递交了辞呈,跳到了另一家公司。听说,这家公司上司也十分令她受不了,她还想跳槽。我们可以想象小李的一生,由于忍受不了别人而永远在跳槽。放不下狭隘,斤斤计较的她只会一事无成。

从前有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道士。有一天晚上,他在林中散步,有一个小偷光顾了他的茅舍。道士回家时,看到了小偷在偷自己的东西,他怕惊动小偷一直都在门外等着。小偷出来了,看见了道士马上慌了起来。道士对他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啊!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道士把身上的衣服给了他,小偷逃走了。第二天,道士看到门口放着昨天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叠得好好的。

道士以宽容之心感化了小偷,让小偷改邪归正。“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宽容不但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一种明智的处世原则,是人与人交往的“润滑剂”。将心比心,才能做到宽以待人,推己及人。推己及人,是以自己为标尺,衡量自己的行为举止能否为人所接受,其依据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还可以用角色互换的方法,假设自己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想一想对方会有什么反应、感觉,从而理解他人,体谅他人。懂得了这点,当别人理短时就会大度地宽容他人,他人才会在你理短时容让你。常有一些所谓厄运,只是因为对他人一时的狭隘和刻薄,而在自己的前进路上自设的一块绊脚石罢了;而一些所谓的幸运,也是因为无意中对他人一时的恩惠和帮助,而拓宽了自己的道路。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浩瀚的是人的心灵。”的确,人的心灵是最广阔的,它可以包容一切,宽容所有人。“宽容”这一词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对别人宽容呢?我们应该放开心胸去包容一切,爱一切,去选择明智的处世原则:宽容。

6。宽容,不等于软弱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别人宽容,也要宽容别人,一味争抢只能使自己陷入孤立。

为人处世,首先应当提倡“豁达大度”的胸怀。豁达,即性格开朗;大度,即气量宏大。合起来就是说,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气量宽宏,能够容人。气量大的人,容人之量、容物之量也大,能和各种不同性格、不同脾气的人们处得来。能兼容并包,听得进批评自己的话,也能忍辱负重,经得起误会和委屈。

处处宽容别人,绝不是软弱,绝不是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在短暂的生命里程中,学会宽容,意味着你的人生更加快乐。

列夫·托尔斯泰这个名字,在人们的心中并不陌生,可是他的一些处世的方法,大家可能不甚了解。

虽然出身名门望族,又很有名气,可是托尔斯泰却非常喜欢和平民百姓在一起,与他们结交,从不摆大作家的架子。

有一次,他在长途旅行过程中,经过一个车站。由于车厢内空气比较污浊,他想到月台上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这时,另外一列客车启动的汽笛已经拉响,忽然一位女士从列车车窗里探出头来,对正在漫步行走的托尔斯泰喊道:“老头儿!老头儿!我的包忘在候车大厅里了,赶快替我取过来。”

原来,这位女士把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当成了车站上的搬运工。

这也不能怪那位女士,因为他简朴的衣着与平和的神态实在不像个大作家。听到女士的“吩咐”以后,托尔斯泰赶忙跑进候车室替这位女士找到了提包,并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女士就坐的列车旁,将包递给了她。“谢谢啦!这枚硬币是赏给你的。”女士感激地说着。托尔斯泰恭敬地接过女士赏赐的硬币,瞧了瞧,装进了衣服的口袋里。

那位女士没有认出托尔斯泰,可是她身边有个男旅客却是托尔斯泰作品的爱好者。他大声地对那位女士说:“太太,您可知道您给赏钱的人是谁吗?”女士说:“他不是车站的搬运工吗?”身边的男士不可思议地看着那位女士说:“搬运工?他可是著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呀!”

女士吃惊地张大了嘴巴惊叫道:“噢!上帝,我这是做了些什么呀!”她大声地叫回刚要离去的托尔斯泰,急忙解释说:“托尔斯泰先生!请看在上帝面儿上,别和我计较!把硬币还给我吧,我怎么可以付小费给您呢?实在是不好意思,这是多么愚蠢的行为啊!”

托尔斯泰平静地说:“太太,您干吗这么激动?您又没做什么坏事!这枚硬币是我挣来的,我得收下。”

发车的汽笛再次响起,列车缓缓开动,带走了那位惶惑不安的女士。托尔斯泰拿出衣袋里的硬币,紧紧地握在手里,微笑着目送列车渐渐远去。

沙皇亚历山大大帝骑马到俄国西部旅行。一天,他来到一个乡镇小客栈,为进一步了解民情,他决定穿着没有任何军衔标志的平纹布衣徒步旅行。当他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却记不清回客栈的路了。

亚历山大无意中看见有个军人站在一家旅馆门口,于是他走上去问道:“朋友,你能告诉我去客栈的路吗?”

那军人叼着一只大烟斗,头一扭,高傲地把这位身着平纹布衣的旅行者上下打量了一番,傲慢地答道:“朝右走!”

“谢谢!”大帝又问道,“请问离客栈还有多远?”

“一英里。”那军人生硬地说,并瞥了他这个陌生人一眼。

大帝抽身道别,刚走出几步又停住了,回来微笑着说:“请原谅,我可以再问你一个问题吗?如果你允许我问的话,请问你的军衔是什么?”

军人猛吸了一口烟说:“猜嘛。”

大帝风趣地说:“中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