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铮,我准备派遣你去山东。”
“我?”徐铮愣住了!
“不错,就是你东北的形式你很清楚,我也无法保证咱们什么时候会和小日本开战,一旦开战,山东境内的精锐部队一定会全部投入前线战场,甚至整个山东都可能成为战场。在这种情况下,山东就必须有人坐镇,让山东能够在咱们和日本开战的时候成为咱们稳定的后方基地。”冯庸沉声说道。
“我行吗?”。徐铮很没有自信,自从他加入东北那一刻开始,一直是作为一名作战参谋而存在的。真正率兵打仗的经验是没有的。
“你要相信你自己,咱们东北军将领的出身没人比你更了解,他们很多都是农民出身,甚至有人大字不识一个,但是他们依然能够带领部队打胜仗,你是留学国外的军事高材生,理应比他们更有能力,这短时间你担任我的作战参谋,工作处理的很好,也让我看到了你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放下大胆去做。出了问题我给你兜着”冯庸沉声说道。
不用情报去查冯庸就知道,山东的形式肯定非常复杂。山东作为中华之门户,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尤其是日本从德国手中抢夺了青岛之后,山东境内的日本人数量激增,而且嚣张跋扈,成为影响治安的毒瘤。
徐铮深吸了一口气,压抑住心底的紧张,说实话,虽然他协助冯庸掌控东北十几个省份,但是真要让他独自一个人去治理一个省,他还真的没有信心。再加上这件事情来的非常突然,仿佛是冯庸突然做的决定,这让徐铮一时有些转不过弯来。
“你这次行动和其他时候不同我准备任命你为山东军区司令员,组建山东治安军,目的是为了维护山东省的治安,同时作为大军预备役部队。”东北兵役制度建设在东三省建设的很好。但是为了不影响东北的发展速度,冯庸一直没有在东北过分招兵。可以说东北现役的军人足有三分之一是从其他省份招募的。这就保证东北的民间依然拥有充足的劳动力,同时也预示着东三省民间拥有充足的兵员。毕竟东北的条件是目前民国最好的,中原等地移民的浪潮虽有减弱,但是依然很可观。…;
山东人口更多,治理好了绝对能够在短时间内拉起百万的大军。而且山东大汉热情豪放,服从性好,是非常优质的兵员。山东治安军组建第一是为了保证山东省的安定,第二就是深入挖掘山东省的兵源潜力,为东北军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山东的情况和东北不同,山东刚被打下来,民心未定,自主招募士兵可能性很低,在这种情况,组建一支有本地人主导的部队,能够最大可能的收拢山东民心,集中山东存在的战争潜力。
“少帅,我需要你的完全授权”徐铮深吸一口气说道。他准备去尝试一下,毕竟每个男人都有一个将军梦。
“没问题,我将这个任务交给你就是对你的信任,现在形势你也清楚,山东治安军建设并不容易,山东境内关系错综复杂。你手中能够动用的资源并不多。这次你带着我的警卫团去山东,以警卫团为山东治安军的根基。至于具体的兵员你可以从蒋副司令俘虏的北洋军中招募一部分,其他的只能靠你自己去征集了。至于你用什么手段我不管,我要求你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给我拉起一支有质量的部队来”冯庸沉声说道。
东北吞下山东,不是让山东这个包袱来拖累东北的。尤其是在东北即将迎接暴风骤雨的时候。现在整个东北体系的资源都在集中,冯庸知道小日本不好对付,虽然他们在朝鲜的部队只有十几万人,但是凭借日本完整的兵役制度和强悍的海运能力,日本本土的十几万精锐部队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运送到东北境内。甚至北京政府都会成为敌人打击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东北无力分兵去经营山东。只能选择外放将领去自主经营。当然,政委制度冯庸是不会放弃,这可是东北能够上下一体的重要保证。
“是保证完成任务”徐铮坚毅的说道。
。,
第三百四十四章 北洋政府的讨论
第一更 求订阅 求推荐收藏
南京,新北洋政府大会堂。
北洋政府的高层官员几乎一个不拉的全部到场。这次算是南京新北洋政府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高层大聚会。当然,真的有分量在大会上发言的没几个人。毕竟北洋内部等级也是非常森严的。
这次大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参加者有了不少年轻的面孔,东北冯少帅的横空出世,让世人再也不敢小看年起人。北洋这样的老势力也开始关注年青一代的能力,尤其是在离开北京之后,原北洋政府中所有有资历没能力的“老人”冯国璋一个都没带。来到南京,构筑起新北洋政府的构架之后,冯国璋也开始重用一些年轻人,持续不断的提拔年轻官员。当然,像东北那样将二十出头的毛头少年抬上旅长师长,甚至省长这样的高位是不可能的。但是有资格列席这场大会的年轻人总比以往多了很多。
这次大会还有一个让人很惊讶的地方,那就是在第三人的位置上坐着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中年人气质沉稳。身子坐的笔直,很有军人气度。
在青年上手正是满脸和气的北洋新政府总理王士珍,最中央的自然是新北洋政府的大总统冯国璋了。冯国璋的脸色可没有王士珍那么好看,王士珍早已经不掌军了,整个人成为一位彻头彻尾的政客。政客和军人最大不同,那就是政治家要喜怒不形于色,军人则要果敢刚毅。所以,听到段祺瑞服软的消息后,他的脸色并不好看。
“相信山东境内的情况大家都清楚了具体的细节也不用本大总统再叙述了。咱们北洋在山东算是彻底的失败了,不但是军事失败了,在政治上也同样。北京的政府和咱们形成对峙。现在北京政府已经传递过消息,他们的使臣已经从北京出发了,不日就可到达南京,到时候,他们肯肯定会趁机宣誓北京政府的主权,对于这种事情,大家有什么意见?”冯国璋说道。
“大总统,不管怎么样咱们成立的的时间比北京的政府早,在全国民众心中的地位重,怎么说也是咱们占据优势。对于北京的使臣,咱们大可不必理会”外交部的负责人陆征祥大声说道。
因为袁世凯时期日本抛出的二十一条,陆征祥多受诟病,但是他的外交才能却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新北洋政府成立之后,陆征祥也被冯国璋请来担任新北洋政府的外交部长。
“没那么容易,没有武力上的威慑,咱么对北京没有丝毫优势。硬抗吃亏的只能是咱们”冯国璋沉声说道。
“大总统,咱们北洋还有几十万的大军,有繁华富饶的几个中原省份。在人口放方面还占据优势,就算咱们一时在战场上失利,也不能改变咱们总体势力并不输于东北的现实。没必要向他们服软。”另一位北洋高官说道。
冯国璋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然后转头对坐在自己右手旁的中年人说道。
“孝准,你怎么看?”
“孝准?”北洋高层一个一个有些愣神,纷纷思量这位面生的中年人是什么身份。
“从实力来说,现在的北洋确实不如东北,甚至可以说咱们两方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但是北洋却有重新崛起的希望。现在东北的局面比咱们还要不堪。从他们这么匆忙结束南下作战,就可以看出,东北本土的形式不容乐观。”中年人淡然的说道。…;
“你是说东北和日本人的关系已经到了剑拔弩张,随时都可能开战的境地?”冯国璋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