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0年的新中国,吃饭问题、间谍问题、革命问题以及经济问题构成了国家面临的重大挑战。
经济问题尤其关键,它不仅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且直接影响了后续十年乃至知青下乡等一系列后世诟病的问题。将这些问题简单归咎于政治,是一种不负责任且忽视历史经济与新中国现实状况的做法。
新华夏的自我造血能力不足,几乎无法从外部获得补给,因此不得不对内实行工农业剪刀差,这导致了农民和农村的长期贫困,尽管后来农民的生活有所改善,但贫困依旧存在。
长期的剪刀差政策也抑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张天浩,一位22世纪的穿越者,同时也是大学里政治经济学公开课的政法学生,对此有着独到的见解。
由于缺乏外部贸易为华夏的成长输血,国家无法顺利交换到先进国家的重型装备。
朝鲜战争虽然换来了苏联的援助,但援助总归是要看别人脸色的,而且这些援助对我国的上层政治造成了巨大的动荡。依赖援助导致国家长时间都是一条腿走路,这不好,也不应该。
朝鲜战争还没有开始,军队高层里战争嗅觉敏感的人已经察觉到了可能的战事,虽然不确定中国是否会参战,但最高领导人已经在准备朝鲜战争的事宜。
所以现在的华夏用了一场战斗可以缓解30年。
张天浩后悔自己没有提前胡来没能力去直接插手抗美援朝,毕竟自己空间里面的电脑没有办法拿出来,应该说自己的空间不能拿出来超过一斤重量的东西,所以自己的空间拿出来的都是图纸、还是图纸,
在白头鹰那里弄得青铜器都藏在白头鹰别墅的地下室里过来。
不论是建国后还是现在,华夏太需要外汇了。美元就不要想了,现在美国和我们还是敌对状态,根本不可能做生意。他的那些盟友也是没戏。
当初的华夏可以做生意的只有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了。
而在这其中苏联的外汇是最重要的,因为苏联有许多华夏需要的设备。这些东西老大哥是不会送给你的,需要你拿真金白银来换。
华夏能外贸给苏联什么呢?
钢铁侠?
中国的粗钢苏联都不稀的要,因为品质太次了。
长老们在建国后都去了北极熊参观苏联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说不羡慕是假的,都想要也想要那些大型炼钢厂和各种设备啊。中苏签订了友好条约与贸易条约,中国可以和苏联做生意,苏联也乐意将这些设备拿出来卖。
但问题是华夏怎么付账?
苏联人看的上眼的只有各种农业初级产品了,比如说猪毛、玉米、大豆、大米、小麦、各种肉类与香肠等等。
人家主管贸易的部门挑来拣去看得上眼的就是这些了。但新中国现在也是缺粮,大多数老百姓都是饥一顿饱一顿,很多人这辈子连口大米饭、大白面馒头都没吃过呢。
这些重要的口粮全拿去换工业设备,那大家就要继续饿肚子啊。
其实中央领导人也是陷入两难的抉择中。
而轧钢厂目前的食品研究所早就把碳酸饮料生产出来,所以张天浩现在想着要不要和北极熊展开多方位的合作。
1945年二战结束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