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西你也太八卦了,这可是人家的个人隐私哦!”
“现在哪还有什么隐私,我的那点隐私,不也被传得全校皆知吗?”
众人尴尬地笑了笑。
“没事丽莎,如果不愿意说就不说。”
“我没有,我没时间交朋友,更没时间谈恋爱。”
见肖丽莎涨红了脸,教授给她倒酒。
“这就对了!爱情是非常浪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你永远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你付出了那么多,最后很可能都是一场空,还不如用来学习,或者养条狗。”
众人大笑,随即瘦老头发话了:
“教授你这话我就不敢苟同了,想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其实很简单,用我的思想监测仪,都不需要对方说话,只要脑子里有那么一点念头,就能知道他在想什么。”
教授挥了一下手。
“算了吧老兄,人脑有百万亿数量级的神级突触,连接着千亿数量级的神经元,人脑每秒的运算次数达到一亿亿次,各种念头非常混乱,你的那个监测仪的频率才多少啊?能分辨得出真假吗?”
“你说的没错,人脑的算力确实非常强大,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是电脑无法比拟的。不过电脑也有个优势——它不会轻易犯错。
最优秀的人类审问员也可能出错,或被对方设套,或被抓住破绽,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你们都看过电影《十二怒汉》吧?”
丽莎点头道:
“我看过,是讲一个年轻人被指控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十二名陪审团成员中的十一名都认为证据确凿,应判有罪,只有一位建筑师提出了疑问,他坚持开展讨论,带着大家逐渐发现证据的破绽。经历了多轮争吵和重新投票,不断有人改投无罪,最终所有人都投了无罪。”
瘦老头拍拍手。
“没想到你这么年轻,还对如此古老的电影感兴趣。
这部电影反映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人类对于信息的获取能力,有天壤之别。比如所有人都相信凶杀现场的那把匕首是唯一的,但是那个建筑师却在商店买到了一模一样的第二把,他具备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再一个,人脑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更是大相径庭。陪审员的讨论不断进行,新的信息不断产生,有的人很快就改变了看法,有的人直到最后一刻才承认事实。丽莎,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肖丽莎想了想。
“他们中有人着急结束讨论去看球赛,有人根据自己的经历就得出同等的结论,还有人因为跟自己的孩子有矛盾,就迁怒于嫌疑人……应该是他们的偏见,影响了大脑对信息的处理。”
瘦老头又拍了拍手。
“没错!就是偏见!大脑善于节约能耗,总想逃避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辛苦,偏见恰恰能帮大脑节能。
当一个人被称作嫌疑人时,大多数人连他是谁都不知道,就已经带着偏见在心里认定对方有罪,他们甚至都没怀疑过证据的真伪。
接下来他们所做所说的一切,只为证明自己是对的,并不关心嫌疑人的死活。
而我的思想监测仪,没有任何偏见,可以得出比人脑更精准的结论。”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凯西。
“其实我们身边时刻都在上演着《十二怒汉》中的情节。有的人因为长相漂亮,和异性喝了杯咖啡,结果就传出绯闻了,真是笑话!偏见让人类变得愚蠢和可恶。”
凯西突然哈哈大笑。
“您绕了这么大一圈,原来就是为了给咱俩洗白呀?”
瘦老头笑了笑,不作回答,品了一口红酒。
“您大可不必在意,就像您说的,把那些流言蜚语当笑话就好了。”
肖丽莎疑惑道:
“别人对你的污蔑,你真的可以一笑了之吗?”
凯西把红色外套的扣子解开,露出里面半透明的白衬衫。
“别人并不在乎我,他们只是给自己的无聊人生找点乐子罢了,我权当是做公益了,呵呵。”
肖丽莎半信半疑。
“人,真的可以不在乎别人吗?”
凯西用手撑着脸,打量着这张智能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