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敏华见皇帝表情释然了,心里才松了口气,凑趣儿道:“对对对,本宫来做见证子妤姑娘,咱们就洗耳恭听了”
含笑点头,子妤渡步来到席间中央的空处,先是按照演出的惯例目光一一从每个人的脸上扫过去,最后停在了上首的皇帝脸上:“这首曲子是草原上牧民们平日里相聚时常唱起的歌儿,唱词简单,节奏明快,用来助酒性是再好不过的了。”
话毕,子妤微微深呼吸了口气,脸上立即就显出了极为灵动的表情。只见她嘴角微翘,含着的笑意也变得愈发柔和明媚起来,随即就启唇而歌道:“金杯银杯斟满酒。。。。。。”
唱到这句的末尾,子妤有意拉长了“酒”字这个音,一边走过去拿起酒壶,一一从皇帝开始替席间各人斟酒,一边又继续唱到:“斟满酒,双手举过头,今天喝个够。”
宫里平日饮酒时多是看歌舞表演,哪里曾有如此应景的曲子来“祝酒”,席间众人只觉得这曲儿听来十分新鲜,一边接受着子妤为自己斟酒,一边渐渐被花子妤不带一丝修饰的明亮嗓音所深深吸引。
“斟满酒,双手举过头,今天喝个够啊。。。。。。”
又重复了这一句,待唱到这儿的时候,子妤顿了顿,将最后一杯酒斟满了拿在手中,遥举对着众人,又继续用着疏朗欢快的调子继续唱着:
“朋友朋友请你尝尝,
这酒醇正,
这酒绵厚。
让你我心心相印,友情长久,
在这富饶的草原上共度春秋。。。。。。”
这歌声,仿佛草原儿女的那种开怀不羁,让闻着心中也不禁凭生了出了一股豪意。
当先,在花子妤歌声落下的同时,皇帝大声喊了一个“好”字,仰头将杯中酒液一饮而尽。醇酒下肚,皇帝只觉得浑身上下都舒畅无比,看向花子妤的眼神也多了几分了解。
她的嗓音虽然不够圆润细腻,却清朗有神,铿锵有力。一旦开口唱起来,她平时那种安静恬然的态度也完全不见了,浑身上下取而代之的是让人无法忽视的耀眼光芒。
难怪她是花无鸢的女儿,因为她和她母亲一样,为了戏曲,为了舞台,就算是将再大的荣华富贵摆在面前,都无法吸引她们动摇一丝一毫的意志。
她们这样的人,是天生属于那方戏台的。也只有她们这样才艳双绝的人,才能在舞台上演绎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喜乐情仇。。。。。。
或许,自己不该走近她的世界,不该去干涉她现有的生活。而生为她的父亲,自己能做的就是成全她去追求梦想,并成就她作为戏伶最高的荣耀。
完成了演唱,子妤脸上还带着微微的潮红之色,眼看着从皇帝到诸葛贵妃再到众人似乎都被自己刚才一曲颇具豪迈的《祝酒歌》给震住了似的,随即一笑,朗声道:“除了皇上依照约定干了杯,娘娘,太子,二皇子,还有暮云和冰儿小姐,你们可都还没沾一口酒呢”
被花子妤这声打趣儿给换回了深思,纷纷叫好之后赶紧将杯中酒液一饮而尽,同时各人心中都生出了不同的思量。
在子妤眼中,她看到了诸葛贵妃的探究、太子的玩味、二皇子的惊艳、诸葛暮云的惊喜、还有杨冰儿的惊讶。。。。。。却都不及皇帝眼中的肯定让她来的高兴。
看皇帝的样子,子妤想,他多半是被自己刚才的表现所折服了。光是嘴上说可不算,能够有这个机会在他面前证明自己,这才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样一来,他应该就不会向其他办法留下自己,或是弥补自己,只会依照自己的意愿放了自己回到花家班吧。
一树梨花 章二百一十七 烟花寂寞
章二百一十七 烟花寂寞
有了花子妤的《祝酒歌》助兴,云华殿内酒宴的气氛颇为轻松地就继续下去了。
虽然席间太子偶尔打趣儿子妤两句,但都被二皇子主动帮腔给化解了,连带皇帝看向二皇子的目光都多了几分好感,认为他为人谦逊宽和,比太子的咄咄逼人要好太多。
杨冰儿这个机灵小鬼则一直在暗自盘算着,总觉得把二皇子和花子妤送做堆的想法极好。这二皇子平日里老来烦自己,明明知道自己将来会是太子妃还不放弃,真是讨厌到了极点。如今眼看着花子妤成功地吸引住了二皇子的注意,不由得笑开了怀:“皇姨父,你说说看,子妤姐姐和皇二哥哥是不是挺配的啊?”
她这一句话出来,席间顿时就安静了下来。
皇帝脸色微变,却不好冲杨冰儿这个小家伙发脾气。可杨冰儿的话却提醒了自己,下意识地道:“子妤姑娘志不在此,朕不会勉强她任何事的。”
“皇姨父怎么知道子妤姐姐志不在此呢?就算要唱戏,将来不是要嫁人的啊?”冰儿似乎不太明白,嚷嚷道:“不如让子妤姐姐给皇二哥哥做侧妃好了,然后不用拘了子妤姐姐在家里,只让她出去唱戏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