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抱歉,我勇敢的少校!只是,岛上的防御部队不能再调动一兵一卒,这里仅有的两万部队必须全部用来抵御正前方敌人的抢滩登陆……所以,想要消除英国人针对新加坡岛的侧翼威胁,只有靠你们特种部队自己,还有华人武装以及当地土著朋友们的帮助。”
至于皮艾角上英国人部署的军队数量到底有多少,卡伯少校心知肚明,包括印籍士兵在内那是整整两万多人,而自己手中的特种兵有几人,指挥官更是能将所有人的名字叫出来,仅仅屈指可数的二百八十四人。各类公开与非公开的场合中,卡伯少校都在异常自信他一手调教出来的特种兵能够以一挡三、挡五、但要求以一敌百。用一支不足三百人的部队,去打退两万全副武装且训练有素的英国士兵,那简直是天方夜谈式的大笑话。
“可,将军这不是与手持长矛大刀的土著人之间的厮杀,而是同欧洲强国正规军的正式较量。荷南多。科尔特斯以数百人征服整个阿兹特克帝国的辉煌事迹,仅仅停留在发黄的历史书里,而不是如今虚无缥缈的幻想中。
……不错,我的确是自夸过特种部队无可比拟的作战效能,但他们都是血肉之躯的人,而不是无所不能的神。英国人也不是傻瓜。甘心伸出了他们可爱的脑袋,等着我们去一个个砍下;至于敌人手中的步枪和各类火炮,更不是烧火棍以及无用的摆设!”
卡伯少校反反复复的高声辩解,甚至怒吼咆哮。换来的只是王继业一脸的微笑。
“好了,少校!对于任务情况,我比您更为清楚与详实。安心做您该做的事情。事实上,在柔佛海峡对岸,我早就为阁下准备了一支数万人的庞大部队,全权供您指挥调度。”
话一说完,撂完担子的上司便毫不客气的下达起逐客令,将窝藏一肚子火但无处发泄的特种部队指挥官赶出自己的司令部。王继业让卡伯少校连夜渡过柔佛海峡,赶着明天中午之前,接受那支所谓“数万人的庞大部队”。
人,确实不少,准确的数字是整整三万五千多人。放眼望去,大片大片的临海地域内满是密密麻麻、攒动乱起的众多人头。这些身着各类奇装异服,背着斗笠,足蹬草鞋,由黄皮肤或是黝黑肤色组成的独特“大军”,他们各自三五成群,纷纷坐着,躺着,或是趴在海滩上相互谈笑,以各种闲散的方式等候着自己的最高长官,卡伯少校的视察检阅。
至于他们手中的武器,更是五花八门,火绳枪,土铳,弓箭,大刀,梭镖,弹弓等等,甚至还有昨天仍是田间地头里使用的,诸如锄头、铁锹、斧头之类的农用工具。而真正要装备给正规部队士兵,应持有的标准步枪却少的可怜,十人中仅有一人用在手中,倒成为那位“幸运农民兄弟”令人羡慕的本钱。火炮?也有不少,但看起来像是吓唬林间野兽的玩意。反正卡伯少校是不准备把它们当做武器来使用。
不光是动怒的卡伯少校个人,差点鼻子就要气歪,就连他的部下,其他特种士兵看见眼前的一切也一个个发傻,没有人相信可以凭借这样一支由无组织、无纪律、无装备、无训练的三万多“垃圾”组成的所谓军队,能够在陆地上打退英国人的进攻。
虽说自己牢骚埋怨,甚至想着要转身拍屁股走人,但毕竟是军令如山,而且以服从命令为军人至高荣誉的卡伯少校,即便是数次气昏头过后,最终还是很不情愿的接受了这支“特种部队”。
海滩边的一处岩石高地上,站在那里的卡伯少校一言不发的盯着下方,不断向自己一侧集结编队的杂牌士兵翻白眼,心中更是咒骂让自己接收他们的人。但让少校感觉意外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血腥的丛林战斗,却使得卡伯等人彻底抛弃了之前的种种猜疑,不再以鄙夷的神态注视自己身边的战友们。
……
第四集 地中海,我的海!第76章 远东战事(11)
由于考虑到陌生的丛林里并不适宜大部队过宽过密的开展,以及北路远征军同大后方的后勤补给安全与情报联络的通畅。一番权衡之后,埃佛勒斯将军不顾督战官的反对,坚持在皮艾角的军营附近布置起重兵,三千名英军以及数量相同的奴仆国士兵去协助防守。在突袭新山的行动时,埃佛勒斯率领的英军与印籍士兵不过一万四千人。
行军的排兵布阵方面,埃佛勒斯将战斗力最强的五千名英军放置在整个队伍的中间,前后以及两路侧翼的保护都是奴仆国的印度籍士兵。虽说有了防止丛林疾病、毒虫侵袭的各类特效药物,但充满敌意的原始森林依然存在大量非战斗减员的可能。这数千名英国士兵都是从不列颠本来来到的精锐,即便是阵亡或是负伤,也应该在与敌人正面交战的战场上,而不是被热带雨林里的野兽们无情吞噬。让印度奴仆国的雇佣兵们在前方负责开道,单独承受与驱赶各种危险,即使是伤亡再多也无所谓,只需要战斗的最后胜利属于自己就可以了。
不过,为防止不太听话的印籍士兵们消极怠工,以抗议英国指挥官的不公正待遇,并在遭遇敌方突袭时,慌不择路的向后冲击中央集群的英军队列。埃佛勒斯除了安插大量军士到前方外,还下令军法处组织数支督战队,分布在前后左右四周,在背后监视奴仆国士兵的一举一动,一旦有溃逃的迹象且劝告一次无效之后,便可以无情射杀。
埃佛勒斯的想法的确不错,但这仅仅是对英国士兵而言,使得他们极少单独面对各类恶劣环境以及丛林野兽们的侵袭,而所有一切的灾难都提供给印度籍士兵去慢慢“享受”。当先头部队首先进入原始森林时,到处古木参天,烟雾蒙蒙。尽管有了“向导们”的指路,但走在最前面的很多军士仍时常辨认不清方向,落入泥塘沼泽不能自拔的现象常常发生。
森林里遍地潮湿,生满了苔藓。散发出腐烂的臭气,加上藤蔓缠绕,如密集的枝叶,无数山蚂蚁,蚂蝗,以及各种隐藏于自己脚下的野兽毒蛇,尤其成团成团的蚊子飞来飞去,嗡嗡的叫着。如同天空中突然爆发的雷鸣。这一切,都使得担当开路先锋的士兵们几乎寸步难行,非战斗产生的伤兵数量无时不刻都在增加。
与此同时,印籍士兵再望望自己的后面,上百名伙伴用性命打通的道路上,却让中央的英国人在无惊无险,大摇大摆行军的同时,居然还得意洋洋的吹起苏格兰风笛,高唱着白人的所谓战歌。要说印度士兵没有怨言,那是假话。内心深处,他们曾无数次诅咒过该死的英国鬼子。但是,荷枪实弹的执法队就在自己身后,先前那些不堪忍受折磨,想着离队当逃兵的十多个同伴,就是被这些人无情枪决于树林里。
一想到这里,印籍士兵唯有再度咬紧牙关,艰难的向前行走着,期盼着能天降大神来保佑,保佑自己有惊无险的早日走出这片该死的“魔鬼地带”,“尤其重要的是,最好也别让自己太过倒霉,在丛林里碰上敌方的防守军队!”这显然是印籍士兵们一厢情愿的想法,内心祈祷的大神既没能及时出现,而害人的毒虫也没有为此减少。倒是令所有人最不愿意碰上的丛林遭遇战,却在不久之后恰好让他们一头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