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手将书信拆开,陆知杭逐字逐句地读着,前边大篇幅的叮嘱自己在彧阴城万事小心,随后提及了彧阴城内一些能用的人手,最后又谈起了他在边关的近况。
泽化城的情况不容乐观,从云祈在信中提及的现状来看,若是朝廷没有援军到来,怕是支撑不了多久了,比起援军,物资上由于运输条件的困难,同样有所匮乏。
以往边关打仗,有彧阴城这座粮食大城援助,朝廷自然无须太过忧心这些,可现在彧阴城在汝国的蓄意谋划下自身难保。
“想必刘同知留在这儿,为的就是不让晏国解决疟疾的后患。”陆知杭读完通篇信下来,已经恢复了平日里的淡定,眉宇间不见半分忧色,转而提笔给云祈写起了回信来。
“这信,你可能送到承修手中?”陆知杭将木门关紧,朝着倚靠在木柱子上的居流询问。
“能。”居流不假思索地回道。
见他回答得这么干脆,陆知杭扯了扯嘴角,瞬间觉得自己这些时日的相思之苦全都成了笑话,身边不就有个现成的人能送信。
陆知杭摇了摇头,提到书信就想到从刘同知家中搜来的那一封,能被他们截获,想必是来不及烧毁,想至于此,陆知杭话锋一转道:“承修把你训得这么好,可识得汝国文字?”
“不识。”居流简洁地说道,半点希望也不给陆知杭。
得了这么个答案,陆知杭倒不觉得气馁,彧阴城离汝国边境并不远,城内总不至于一个懂汝国文的人都没有,奸细都被他们抓出来好几个了。
翌日天刚蒙蒙亮,陆知杭就身穿官袍前往疠所关心起了那几百个试药的病人来,药方最好还是要对症,尽管疠所内的百姓症状都大同小异,但病重者最好再依他现在的情况略微修改几味药为妙。
刚踏入疠所的大门,迎面望来的就是众多神色激荡的百姓,尽管脸色还带着病态的苍白、潮红,看着陆知杭仿佛见到了救命恩人般,要不是身边有官兵护佑,陆知杭估摸着他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了。
“他们这是?”陆知杭余光瞥见刚刚端着药渣出来的万太医,踱步往他这儿走去,问道。
万太医几人及彧阴城的医者既要照料疠所内患病的数千人,又要慎重对待那几百个试药的人,不到两日的时间,眼底就泛起了淡青色,但从面上看,却精神得不似年近花甲的老者。
“陆大人,你真是神了!”万太医在看到陆知杭的第一眼,眸光大亮,毫不掩饰地夸赞起来。
“过誉了。”陆知杭被万太医夸得一愣,谦虚地笑了笑。
万太医这会儿心情正好,顺手拿起陆知杭赠与的一瓶酒精擦了擦手,解释起来:“昨日选的那数百人都住在疠所东边,由我等专门负责,吃过新药后,今日一早就有近百人觉得身体有所好转。
其余人都关心着官府这新药疗效如何,时不时就来这儿打听,今早一听说有用,都争着要试药,这事陆大人没下令,我等哪里敢擅作主张。”
“我到东边瞧瞧。”陆知杭略微思索了会,温声道。
能甘愿试药的都是些危及性命的重症,正是病得足够严重,一点点生机就被他们清晰的感知到了,本以为命不久矣,骤然有了希望,怎能不感激涕零。
“陆大人,这仙药能不能分我一碗?”
“是啊是啊,这可是救命的良药,先前是我等眼拙。”
推挤在一起的百姓在人群中吵嚷着,对自己怀疑药性一事,可谓是肠子都悔青了,恨不得早些喝下,早点出了这疠所。
“大人,您看如何?”万太医有些迟疑地问起陆知杭来,以他谨慎的性子,在观察足够长的时间,确定这药方无害无毒之前,当然是不愿意给所有人用的。
陆知杭垂下眼睑,瞧着万太医的神情就明白对方在想些什么了,他心里何尝不是有着同样的顾虑,尽管这个世界与他前世生活的地方大多数地方是一致的,但能出解忧,就能出点其他不可预料的东西来。
“那些试药的,可有何异常?”陆知杭沉吟少顷,轻声问。
“暂时没发现。”万太医可是时时刻刻盯着的,说这话时底气十足。
闻言,陆知杭遥望那群眼中充满希望的病人,旋即朝着万太医道:“我亲自去瞧瞧。”
陆知杭的医术具体到什么程度,万太医不知,但他却是清楚对方医术了得的,既然要了解情况,他没有任何理由阻拦,当下就陪同一起进了疠所东边。
看着先前死气沉沉的一片,冒出了些许生气来,陆知杭诊断无误后方才放下心来,吩咐道:“你与其他几位太医多关照疠所东边外的人,若是出现了重症者就送他到疠所东边,七日后那些试药的人身体没有大碍,就给城内所有患病者用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