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女人如水是什么意思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合太湖秋操新军,最后攻取南京城。既如此,也不用多说。十一月十一日,薛哲一腔热血,也撒在安庆抚署大门之外。

那一阶段,泉儿日日在噩梦之中。只要一闭上眼,方复明清纯如阳光的笑容,就浮现在他的面前。想去拉他的手,似乎拉到了,也似乎没拉到。在这恍惚之间,方复明白净的脸上,沁出丝丝血迹,如一条条蚯蚓,慢慢洇开,如一瓣一瓣盛开的大红牡丹。这之中,他的眼睛没了,鼻子没了,嘴唇没了,最后,所有的一切,都消失在黑暗之中。就一身惶恐地惊醒,不敢再闭眼睛,生怕那之后更为恐怖的结局。

结果就生了病,忽冷忽热。冷时要盖几床被子,热的时候把所有的被褥都揭到地上。小妈说是打摆子,着急得很,让甘爷到药王庙官医局,专门把坐诊的潘箬泉中医请上了门。说是得了正疟,又称温疟。给开了蜀漆五钱,让煎水服用,结果效果不明显。父亲也急了,说找西医看看,或许有办法。就独自去了城北,找到同仁医院戴世煌院长,开了几片金鸡纳霜。果然神奇,头天药服下去,隔日就好了许多,到晚间,捧一碗稀饭喝得有滋有味。

泉儿重新去怀宁中学堂上课时,已经是十一月中旬,距新军炮营、马营起义,已经20多天。城内大街上,那些天的惶恐气氛,已经荡然无存。吕八街、三牌楼、四牌楼等商业区,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大有享药房,玉古斋装裱店,金谷春酒店,胡玉美酱园,永发祥花粉店,梁饮和茶庄,刘麻子刀剪店,该开的也都还开着。泉儿因此淡淡的有些感伤,如冽冽寒风之中,高高树梢上,独孤的瑟瑟作响的枝叶。

后来,经过御碑亭,泉儿看见了张贴在万寿宫外墙上的官府通缉令。半扇窗户大小的白纸,密密麻麻写有通缉者的姓名。走近去,泉儿一眼就瞄到安徽陆军测绘学堂排名下,她非常熟悉的名字:方复明。那一刻,她惊呆了,怔在那儿,任泪水夺眶而出。

先开始是无边无尽的委曲,是一种被遗弃的委曲。她觉得自己是他手牵的一只小鹿,乖巧,温驯,对他充满依赖。而此时,他却绝她而去,天之涯,海之角,茫茫人海,无影无踪。他怎么能扔她在一边不闻不问?接下来,她又对通缉令的“方复明”产生巨大的怀疑。虽然交往不多,但凭她的感觉,他是阳光的,单纯的,对世界,对生活,包括对情爱,都激情而理性。就是这样一个方复明,怎么会带着一身杀气,和那些叛逆的革命党人一起,走入了官府通缉的黑名单?

从万寿宫离开,泉儿的脚步沉重如铁,那一路,这巨大的问号,压在她的心上,让她很难吐过气来。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孔城

孔城少年

其实泉儿看到的,只是方复明外表的一面,他的身世经历,他的学识经历,他的心理经历,她还远没有摸到边呢。

光绪十四年,方复明出生在桐城孔城镇。

孔城距安庆城百余华里,也算是八皖重镇。方复明在私塾读书时,先生告诉他,宋代有一本书,叫《元丰九域志》,那上面介绍孔城,说“淮南路舒州九镇,孔城即九镇之一”。屈指算过来,至少有1800年的历史。而安庆,建城还不足700年,是小弟弟中的小弟弟啊。说话间,流露出唯我独大的自傲。又说桐城有八景,孔城就占据3席,冬日里的“孔城暮雪”,春季里的“获浦归帆”,秋色中的“桐梓晴岚”,听上去就能迷死人。

孔城东依孔城河,西南有获埠河流经,自然是重要的水陆码头。交通便利,商业繁华,自古就是商贸重镇。孔城老街一直二横,主街曰“中大街”,横街为“横街”和“清源街”,另有3条小巷,一“公平”,一“公安”,一“寺巷”。街虽不长,但临街商铺多如繁星,有好事者一一数过,居然达到千家。近些年洋风渐进,洋油、洋火、洋烛、洋铁、洋钉、洋布、洋烟等,充斥整个孔城。

方复明的父亲是做皮革生意的,商号在中大街上,用的就是他臫的名字,叫“方大福”。孔城人都说方大福是大老板,大到什么地步“在桐城县城里,在枞阳镇,都开有“方大福”分号。

早年在孔城,方大福只是普普通通的宰杀匠,也杀猪,也宰牛,过得是紧巴巴的日子。咸丰年间,长毛打到孔城,方大福二十来岁,也跟着瞎起哄,加入了太平军。先是到安庆,后来又到了芜湖。太平军军风严谨,方大福受不了,于是悄悄做了逃兵,也不敢回来,逃到了皖南老深山里,在婺源、歙县、屯溪都呆过。也就是在那个阶段,他到皮革作坊打工,学会制革手艺。咸丰末年,太平军被湘军战败,方大福也回到了孔城。从同治到光绪,短短20余年,他硬是把“方大福”商号做了出去。

方大福虽“大”,但“福”却谈不上,至少在方复明出生之前,他认为自己与“福”有相当大一段差距。为什么,因为这之前他总共讨了6房太太,生了13个女儿,却始终没有能够为他传宗接代的。光绪十三年夏,他到安庆城进货,晚间在五甲巷,看到一个大屁股的姑娘在门口揽客,就进去了,床上云雨一番,也对他的味口。就和她达成一个协议,如能为他生个儿子,就正式把她娶进门,做他的七姨太。

七姨太扶正心切,当年秋天肚子就鼓起来了,第二年清明附近,方大福差不多快60岁时,她把他期盼已久的龙种生了下来。方大福大喜过望,儿子满月之日,家里摆了30桌酒席,孔城镇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被一一请到。又在桐乡书院外的空地搭了戏台,从太湖徐桥合记新长春京戏班,也唱京戏,也唱黄梅调,热闹了3天3夜。

方复明的小名叫“玉”。这个名字很特别,听上去就有娇贵之感。方复明的6个姨妈不说,他头上的13个姐姐,大的已经做了妈妈,最小的也长他3岁。对于这个龙种,自然捧在手中怕摔了,含在口中怕化了,其娇惯,可想而知。

就这样,方复明在多达20位的女性关爱中,开始了他幸福的童年生活。但同样,这20位女性给他的关爱,也一道桎梏他的不可逾越的牢狱高墙。他只能踮着小脚,在高墙的窗口,对外打量世界。大街上男孩所有的游戏,在20位女性眼中,都是危险的,恐怖的,不可参与的。随着年龄增长,童年方复明渐渐就有强烈的反抗意识。

转机在光绪二十九年,方复明15岁。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少年方复明

这年立夏后两天,方复明三姐在安庆生孩子,吵死吵活要她母亲,也就是方复明的二妈过来。方大福当时走不开,也为了让儿子来省城见见大世面,就让方复明陪着过来了。从孔城河坐船,经菜籽湖入长江,最后在城东迎江寺上了岸。三姐是年前出嫁的,三姐夫潘庆达,是桐城练潭潘家楼人,父亲在练潭街上做布匹生意。光绪二十三年,潘庆达东渡日本,随他远房的表哥潘瑨华入读警官学校。也就在那前后,与同是安庆老乡的陈独秀相识。归国后,先在安庆警察署工作,后应聘安徽巡警学堂任教习。

三姐家住在北门东丁家巷,向西走出来,就是北正街,再往南,是大拐角头。说到大拐角头,方复明在孔城就知道,省城大藏书楼就建于此。藏书楼前身是敬敷书院,光绪二十七年,官府应皖省各界人士提议,集资在此建立了藏书楼。藏书楼的主体书源,也都是原敬敷书院的藏书。藏书楼筹建之初,安徽官方的《汇报》,刊发过不少文章,如《广藏书说》,如《皖省藏书楼同人广告本省宦绅公告》,如《皖省藏书楼启》等,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潘瑨华的继母戴少英,当时任上海务本女校校长,就是通过《汇报》知道此事,慷慨解囊,捐助了不少钱。姐夫潘庆达说,他们家困难差一些,但父亲开明,也托潘瑨华捐了一百两银子。

姐夫第一眼看到方复明,惊讶得半天没有说出话来,后来他拍拍方复明的肩膀,回头对他三姐说:“你要不说明,我还真把他当个女孩儿呢。”三姐在一边开心地笑,而方复明,脸却臊得通红。三姐夫又说,“没关系,多跟你三姐夫后边跑跑,会把你锻炼成个大男子汉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