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并不喜欢读书写字。”太后淡淡道,“晟,你忘了,你只喜欢舞刀弄剑。”
“那为何在父皇病逝后把我赶出宫外?在宫中宣称太子染天花而亡,难道这一切不是你一手安排?”
“不错。都是我的主意。”
“若不是父皇迫你起誓,也许我真会在那一年死去,你是断不会留我活在世上。”
“也许。”太后说,她不笑时眼波仍是如水,却是一泓幽幽深潭,引人溺足而入,她抬了头,毫不掩饰,“也许我会这么做。”
如此肯定,罗永城反倒无话可对,他气得脸红颈粗,胸口剧烈起伏,一指她,怒道:“你……”
“我有我的道理。”太后不等他骂出来,抢先上去阻止,“晟儿,你真以为自己是王婕妤的儿子?”
“什么?你又想编什么故事?”
“我说的都是真话。”太后突然笑,摇头,“其实我也很想再与你见面,省得你日夜怨恨,到头来却全是场错误。”她站起来,从房中橱柜里取出只紫檀嵌宝首饰箱,上头一只玲珑金锁,她从发上拔了金簪,竟是钥匙,插入锁里,应手而开。
“也许把你送出去是我的主意,但若留你在宫中,皇帝的位子也不会是你。”她打开箱盖,一层层取出堆满珠宝的抽屉,底层埋了信函,取出来,展开给罗永城看。
“来,也许你当时年幼,已经不记得先皇笔迹,但那只印章不可能是假的,先皇仙去时所有印鉴陪他一同入棺,我就是想要做假,也困难。”
她将信纸高高举起,一路伸到他面前。
罗永城满面胡须,神情冷淡,他站在房中,擎天巨石一样的汉子,阳光在身后拖下长长影子,他并不接信。
太后睨过去, “怎么?”她轻轻道,“你仍是没有学会识字?”
寂静,桌上一只沙漏,竟然可以听到细沙流淌的声音。
太后点头,“那就不能看了。”
她重新将信函收好。
“其实,你母亲并不是宫里的人,她不过是个村野乡间女子,偶然被先皇宠幸,居然诞下了第一个皇子,而先皇为把你带入宫中,的确颇费了一些手段。”一提及往事,她唇边挂了个嘲讽的笑,回忆道,“彼时王婕妤正蒙皇宠,也曾怀孕龙胎,只是终未能如愿,孩子生下时也许是个女孩,也许是死婴,先皇与之串通一气,把你调了去,骗我说她生了个皇子,那女人急着要争权,自然是肯的。”
她说得轻松,把一桩惊天密事说得从容,像是寻常百姓家里争吵纠葛,罗永城却听得目瞪口呆,太后看他一眼,莫测地笑,她向来自认有翻云覆雨的手段,早看惯这样的面色,唐流或罗永城,在她眼里原都是一样。
“晟儿,我知道这样说有些残忍,可事实往往如此丑陋简单,并不比你心里想的更华丽灿烂。你在宫外的家才是你的来处,而后来养你的母亲也是你的亲生母亲,当初若不是她辗转托人告知我此事,我又怎么会知道这样的底细?”她苦笑,“多年宫中生涯,我早已学会如何在各人所需间游走得利,我还记得当初你母亲的模样,很清丽单纯的一个妇人,密室私会时紧紧拉住我的衣袖,一遍遍哭泣求我还她孩子,说只要有孩子其他好处一概不求。”
她仰起脸,怅惘地叹:“那时我还年轻,心软、易信,又看她哭得可怜,本来与我同命相怜,于是先皇去世后,我先将王婕妤除去,再把孩子偷出来还给她,以为从此皆大欢喜。她也确是老实,一直到临死前,始终没有向你透露过半个字。”
“可是十岁时我已经懂事,我知道我自己曾是太子,根本不相信她说的那套家境中落的谎话。”
“是吗?”太后笑,“老实人也有老实人的麻烦,我总以为她会禁不起你的逼问,最后把真相告诉你,可是,她竟然沉默如金,反而造成你现在的怀疑叛逆。可笑的是,先皇直到病逝前才将此信给我看,昭然旧事,并承认你资质愚钝,不是天子相,他求我保全你的性命,要我手下留情。晟儿,对于此事我并不觉得自己有错,你若要执意怪我,也只好一切随你。”
“也许是你在说谎呢?”罗永城满头大汗,勉强争道,“不行,你向来计谋太多,把先皇的书信给我,我找人去看。”
“那是休想,这事决不会再有第三人知道。”太后冷笑,“晟儿,你还在强争什么?莫非还想为自己争得太子身份?你本不善谋略,却费了这些力气,又找来帮手袭击皇上,究竟是想做什么?难道,你竟以为自己能取而代之吗?就算今日你强说自己是太子,世人都承认你的来历,可又该如何收场?你不识字,亦不懂经略鸿图,披上皇袍就能当皇帝了么?这种荒谬逻辑,三岁小儿也能分辨。”
罗永城愣住。
不知不觉已近傍晚,窗口处夕阳如血,映得地上明晃晃地红,他只觉胸中也要吐出血水,这所有的事实,如尖刀剜肉,把所有希望热情掏空。
“你看,我早就明白,你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太后轻笑,“为什么要这样不甘心?事实往往比谎话更让人痛苦绝望,如果学你母亲一样,乖乖在乡下平凡度日,你怎么会老得这么快?你的朋友也不会死得莫名其妙。”
她惯用话语伤人,话出口自己也察觉不出,罗永城呆立许久,猛然大喝一声,真的喷出血来。
第六节 赢得寡言轻诺
一直等到晚饭后,罗永城仍迟迟没有回牢中,长青大是紧张,阴暗中眼神明亮,焦灼如困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