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瑾然的脸拉得更长了,以为杨思睿是在笑他;狠狠的灌了一口酒,没想到灌得有些急了,些许酒液从唇边落下;忙抬了袖子抹去,这一抹,却是摸到了先前的那本书,便随手捏在手中翻了翻。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这首诗倒是写得不错,但不应景啊?这里距终南山可是老远的路程,而且这天气也还没开始下雪呢?”杨思睿笑着对艾敬轩说道:
“隔壁不知道是谁牵头在开诗会,让即景作诗,‘京城诗仙’便做了这首,我怎么总觉得有些生搬硬套之感?”
杨若兮听着这首诗心里就是一跳,记得当时便是在一本《唐诗集锦》里给穆清风东一首西一首挑了不少;这首《终南望馀雪》真的是诗人的切身感受;穆清风这个时候用出来虽然是应了寒冬雪景的命题,但真的是给人一种生搬硬套的感觉。
艾敬轩接着念了两遍诗句,凝眉道:“这首诗好像描写的是终南山北岭的景色秀丽,积雪好像浮在云端上。初晴的阳光照在树林末梢,傍晚的城中增添了寒意。这很明显是一首咏雪诗,诗的前三句从“望”字着眼,句句写雪景,描绘了从城里看到的终南山阴岭的秀色。最后一句露出作者原意,抒发了感慨,由雪霁后寒气加重,想到城中人的受冻。全诗紧扣诗题:正面写终南山之雪,以‘城中增暮寒’反衬终南山余雪。这首诗在我看来倒像是寒冬之际在潞州城的白鹤楼上所作!这‘京城诗仙’真是一首不如一首了!”
“正是,就是不知道他是怎么在京城臆想到潞州城外终南山的景色的。”杨思睿贴在木质墙壁上的耳朵并未离开,笑着接着转述了那边的情况,哈哈笑道:
“艾大哥,那边也有人和你说了一模一样的话了!”
“不知道是谁和本公子英雄所见略同!”艾敬轩也被杨思睿说得心痒痒,别人转述什么的最不直观了,干脆也学着杨思睿的样子将座椅挪到了木墙边,只要身体贴在木墙上,墙那边的声音便能清晰的传过来。
杨若兮则没什么兴趣的小口喝着鸡汤,暗自腹诽穆清风的学识还真是不咋地,天下文章一大抄,你抄也要有点技术含量行不行?想着想着觉得有一道灼热的目光瞪着自己,抬眼便对上了玉瑾然闪闪发光的星星眼,顿时吓了一跳:“你干什么那样看我?”
“你觉得这首诗作得如何?”玉瑾然的语气中带着莫名的兴奋,听得杨若兮警戒之心大起,“我只看过几本杂书,不懂什么诗词。”
“是吗?”玉瑾然挑眉,妖冶的红唇微微勾了起来,伸出了面前的白瓷碗:“帮我盛一点汤。”
杨若兮凤眸闪过疑惑,眨了眨眼,伸手接了玉瑾然的碗,却是没帮他盛汤,而是语重心长的教训道:“玉瑾然,你知不知道什么叫绅士风度?”
“那是什么鬼玩意儿?”玉瑾然嗤的一声笑了出来,扫了一眼专心贴在墙壁上听诗会的两个家伙:“你们要是真的想听不如正大光明的走过去听。”
艾敬轩和杨思睿一道摇头,示意玉瑾然别说话;他们两可是打算先听个痛快再说,那边洛千蝶正像个泼妇似的和别人辩解呢。
杨若兮不关心诗会,倒是很在意培养出玉瑾然的“绅士风度”,简单的将何谓“绅士风度”阐述了一遍后补充道:“总而言之,真正有风度的男人从来不会一个人头也不回的就走了,留下女人孤孤单单跟在后面,万一遇上个什么意外怎么办?”
玉瑾然紧皱着眉头听杨若兮解释了半天,最后这句话倒是懂了,“意外”这事情他决定以及肯定不想让杨若兮发生,所以很是慎重的点头承诺道:“这个我知道了。只是你说了半天就是说我刚才没等你而已?不过是二十来级楼梯有这么意外会发生?”
“这是比喻!比喻不懂吗?反正,我喜欢有绅士风度的男人。”解释不清楚干脆不解释,用最直观的方式说出来,只要玉瑾然有心,一定会遵守这“小要求”的。
玉瑾然抿抿嘴,像是在心里衡量要怎么做才算是杨若兮“喜欢”的男人,待想得差不多后不禁为杨若兮话里的“喜欢”喜上眉梢。
这时候,杨思睿突然一拍手:“哈哈,看‘诗仙’怎么接?这下被难住了吧!谁让他吟诗总是喜欢有让人心驰神往的上半截,却是没有能令人眼前一亮的下半截。”
“照我看,这两句诗是之前穆清风想要讨好洛千蝶时候写的,现在两人都蛇鼠一窝了,这后两句怎么总是想不出来,现在让人这么逼着他总能想出来了吧?”艾敬轩也幸灾乐祸的起哄。
“我看难!”杨思睿摇了摇头,“‘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想想都觉着意境高妙,如何能够有应景的诗文相配?听说彩蝶郡主就是被这两句诗给打动的,是个女人被这么夸赞着怕都色授魂与了。”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玉瑾然突然抬头吟道,还没等艾敬轩和杨思睿回神便又接着自顾自念了起来:“一枝红艳露凝香,**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槛杆。”
在艾敬轩和杨思睿瞠目结舌,杨若兮完全呆滞的状态下,玉瑾然一口气将完整的《清平调》一一念出,看他表情呆板、目光发直,真是没法想象这接二连三的诗句是从他嘴里冒出来的。rs
。。。
347 真正诗仙
《清平调》自然不会是玉瑾然写出来的,真正流传千古的诗仙大人神作又有几人能媲美,最重要的是,这三首诗句当中的某些人物典故在顺和朝已知的历史当中根本就没有。
玉瑾然的面前赫然摆放着从空间里顺出来的一本蓝皮书,封面上赫然印着《唐诗集锦》四个竖排大字。这本书之所以被玉瑾然抓了出来,皆因他在上面见到了那首“若耶溪旁采莲女”的《采莲曲》。说来也巧,不过是因为想要掩饰内地的震惊和讶异,他随手便从桌上抓了一本书,翻开便正好见到标题便是《采莲曲》,那个“连”字虽然让他有些困惑,但一眼扫下去,完整的一首《采莲曲》中间只有八个字是是而非,只要是个对穆清风杜撰了前半段,杨思睿补足了后半段的《采莲曲》有所了解便绝对不会错认。
为此玉瑾然还重新打量了一番空间里别的有字迹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规律。空间内的字是从前到后,从左到右念的,而且有许多的字只写了一半,或者是干脆丢了不少的笔画,虽然错漏,但连蒙带猜还是能够认出大多半来。
玉瑾然虽然的确是脾气混了点,但脑袋瓜子着实不错,看过一遍的东西不说记个十成十,七七八八是绝对没问题的。杨若兮在《唐诗集锦》里挑了大概有好几十首诗词给穆清风,其中属于李白的便有好几首,既然玉瑾然顺手翻到了《采莲曲》。自然也会见到那文字瑰丽的《清平调》,听了杨思睿和艾敬轩嘟囔着“云想衣裳花想容”,他脑海里自然而然便觉着好像在哪见过这两句,便取书翻了起来。果然被他找到了完整的诗句,而且还不只是一首,而是整整三首。
穆清风哪里是灵感不够,分明是没照着这本书完全给抄过去!
“好诗啊,好诗!”艾敬轩没想到自家表弟竟然还有如此文采,情不自禁便击掌大叹;而杨思睿也沉浸在诗句当中的意境有些不可自拔,天资聪颖的他立刻便记住了诗句,摇头晃脑的吟诵了一遍,也跟着赞道:“如此好诗,当得浮一大白。”
“的确该浮一大白。不知隔壁是哪位高才。如此诗句真乃世间绝响!不知姚凯能否当面敬公子一杯。”隔壁也是突然传来一声朗笑。听着声音倒是熟人,看来不止是杨思睿和艾敬轩在听壁脚,那边也有人和杨思睿一样无聊呢。
这下轮到艾敬轩呆滞了。姚凯可是他的大舅哥,怎敢说不能?只好端着酒杯拉着杨思睿,本来想邀请玉瑾然来着,玉瑾然却是头也没抬,理都不理,杨思睿却是因为这首诗对玉瑾然好感值直线上升,当下拉了艾敬轩便走:“估计他还沉浸在诗句意境中不可自拔,咱们去隔壁请姚大哥过来叙话。”
艾敬轩无法,两人相携联袂而去,不一会儿便听到杨思睿高声将《清平调》的其一、其二、其三一一念出。引得那边一阵一阵的叫好声;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