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和帝登基后为了给**妃嫔制作精美的首饰,曾以内务府高官相邀,又以巨利相诱;无奈巧手依旧托词不出。这可惹怒了顺和帝,一纸诏书赐下,强召其入宫,否则便祸及全家。巧手无奈,只得入内务府,领大匠师职位;再后来,他依旧是是一年只做一件首饰,却得罪了后5宫嫔妃!谁不想拥有一件得意的首饰来证明圣宠不衰,当时便有贵妃薛氏竟然派人绑了巧手住在宫外的妻子儿女,勒令其为她制作一整套首饰头面;这巧手也是个固执的,见到了妻子头颅后也不愿动手,情愿拔刀准备自刎。
正巧任太傅的杨老大人,也就是杨若兮的爷爷在宫中得知了此事,出手救了巧手,并救了巧手的一双儿女;巧手死了妻子,不免心灰意冷;当时内务府的管事正好是杨若兮的外公,杨老大人和他又帮着巧手想办法脱离了内务府。后来巧手一家便失去了踪影!但很多人都知道,杨家时不时就会冒出一两件精绝天下的首饰来。这也是老太太收到杨若兮玉石佛珠没有多做追究的原因。
这个时机杨若兮让秦妈妈曝出巧手,正是为了自己不久后要倒腾着开业的珠宝店,没个镇店之宝压着,她那些个首饰的出处要怎么解释?至于巧手的踪迹,天知道他还活没活在世上。
禁忌话题一出,谁与争锋!冷场也只是一下子,瞬间各人又各自聊天说话,不解的也没打算追根究底,反正私下也能问出不少问题来。
一顿饭吃吃喝喝到亥时方才各自散去,黑灯瞎火的偏生迎风院的灯笼全被穆清风紧着怀孕的吴采莲去了;剩下杨若兮独坐软轿中冷笑不已!能怎么办?就着路边的灯笼她还怕抬轿子的婆子一个不稳就让她摔个八叉,倒不如慢慢走着回去,又能思考问题又能够消食。
前面两个丫头丹朱和梅香走得飞快,一点没顾虑到后面“柔弱”的二奶奶,秦妈妈扶着杨若兮的手欲言又止,二奶奶越发让人看不懂了!
“妈妈,我嫁妆铺子和庄子都是什么人看管着?”杨若兮早就翻看过她那儿一匣子发黄的纸张,也不知是那些侵人私产的下人什么心态,难道都不着急地契和一些人的身契么。
“二奶奶的嫁妆铺子有四间,是京城最繁华的的顺城大街口连成片的,其实单是吃租子也足够二奶奶用一辈子的。当初夫人给了你四家陪房,杨大杨二两家管着铺子,段大段二两家管着庄子。杨大管着的两间开了粮店,正好销售庄子上的出产;杨二管的两间铺子以前开的木材店,后来他们说木材难买,好像改卖了其他,三年了也不知道究竟怎样?”秦妈妈想了想,补充道:
“杨家两兄弟是杨家的家生子,憨厚老实,但媳妇都是外聘的,一个比一个精明小气。段大和段二是夫人娘家的家生子,媳妇是夫人给配的丫鬟;照理说他们还算忠心。”
杨若兮用力回想了下,还是对秦妈妈说起的这几人没什么印象,只是记得好像那一摞纸张中似乎缺了一张;“我那里怎么没有杨大的卖身契?”
“当初我们离开京城的时候杨大家的曾经找了二奶奶哭诉,说是他家的二小子是个读书的料,怕他爹爹的奴才身份影响他科考,二奶奶您就把身契还给她了。”秦妈妈也很无奈,以前的二奶奶太心软,看不得别人受苦。
“呃……”杨若兮不接话了!难道骂自己烂好心不成?“明儿我们就问了老太太出府去看看我的嫁妆!”出嫁的媳妇巡视自己嫁妆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怕老太太不准。只是后天?大后天?之后想出门又用什么借口?
杨若兮苦笑了下,前世是有机会哪怕走遍世界都可以却没时间;现在是有大把的时间却是没办法出门。
“二奶奶忘了,老太太说以后府里的事情暂时各房的归各房管,等大老爷派官之后再坐下来商量掌家事宜!”看来是老太太也被大太太和二太太之间的暗潮汹涌弄得没法子再忽视了。
“嗯,这样最好!估计接下来大太太会很忙很忙,向她请示出门或许比讲规矩的老太太那要来得容易。”
杨若兮挑了挑眉,水眸中波光流转,整个脸都亮了!
046 明褒暗贬
杨若兮来到牡丹院的时候正巧赶上大太太带着吴采莲和穆玉娘一副外出的样子,小段氏带着两个淌着口水的孩子也跟在后边;看情形果然如她所料,不过起了个开头,大太太就不耐烦的嘟囔道:
“一个两个都是关不住脚的,还以为这是株洲那个乡下地方啊?若是出了什么幺蛾子谁能担当!罢罢罢,准了一个不准二个还不把我埋怨死!要走就走,记得万一要是出个什么差池别说你是咱们穆家的媳妇坏了府里的名声。”
待得杨若兮点头告辞之际大太太在后面又高声补充了一句:“咱们东院的马车今儿可没闲着的了,也不准去西院给我丢人现眼;还有,我身边丫头不凑手,让丹朱回来帮把手。”
杨若兮转头就看见吴采莲来不及收回去的幸灾乐祸,略勾了勾嘴角,“太太有命莫敢不从,合着我的小院子有秦妈妈母女俩,还有二婶送来的四个粗使丫鬟,也堪堪足用了;这几天夫君读书歇得甚晚,媳妇想要红袖添香又恐夫君不喜,吴姨娘身怀有孕不敢劳烦,而青柳、红枫大字不识一个,不如让梅香去服侍书房服侍二爷,总比小厮要细心些吧;务必不能误了二爷的科考。”
杨若兮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又处处为穆清风着想,但凡天下的母亲都喜欢听这样“知书识礼”的大方话,大太太阴沉的面孔转暖几分,看了一眼喜上眉梢的梅香,胸大屁股大,是个能生养的!点了点头:“也好,你那边没大丫头了,改天人伢子要送人进府我帮你重新选两个。”
“多谢太太。”杨若兮蹲身谢过,让大太太一行人从她身前的花荫小道碎步离开;起身对上吴采莲愤怒的杏眸,“怎么?吴姨娘见了我不行礼还这幅模样,莫非不满意我的安排?”
吴采莲本就是听到这番话极不满意才故意落到队伍后面,本就想要借机敲打她几句的,杏目圆瞪就待发作,随即眼神一闪,委委屈屈行礼道:“姐姐安排的是,只是……,妹妹担心影响了二爷的前程。”在吴采莲想来,杨若兮这样安排断然不会如她所说的那样大方,估计是梅香那个死丫头出了什么鬼主意或是给她许诺了什么好处,否则谁会巴巴的将丈夫拱手让人?
吴采莲还以为,杨若兮听到这样的话要么是惶恐的自责中了梅香奸计、要么就是害怕的难以自持;杏眸不禁往后方一颗偌大银杏树旁露出的雨过天青色衣摆扫去。
杨若兮虽看不见身后景象,单用膝盖也能知道吴采莲做出这幅泫然欲泣的模样有诈,但她这么安排是早就想好的,当下一挑眉,上挑的凤眸中冷意乍现:“吴姨娘,今后还请分清身份尊卑唤我‘奶奶’就好,不然被人知道难免诟病二爷宠妾灭妻,降了我这正妻的格调。”满意的看着吴采莲色变,杨若兮从她的眼尾余光中已是看出了身后的猫腻,微微勾了勾红唇,伸出细长白皙的手指将被风吹乱的鬓发轻轻梳动,不疾不徐的继续说道:
“二爷寒窗苦读多年非一日之功,难道你觉得二爷的学识就这么经不住考验?还是……你不喜欢有别的女子接近二爷?”
“……”吴采莲着急的看着树后颤动的衣角有心想要辩解,但她伪装习惯了受虐的“小媳妇”哪里是杨若兮锻炼了数十年嘴皮子的对手,只能呆呆的看着那个懦弱的二奶奶满身的凌厉、满眼的嘲讽、听着她满嘴的“苦口婆心”!
“我们为人妻妾者凡是都要以二爷为中心,考虑事情也要先以二爷的喜好。这些时日二爷要担心科考、还要苦心经营奔走中举后的一应事务;你不思为二爷着想还要这个时候出府,不是又让二爷担忧子嗣的安全?太太忧心事情良多,你作为一个姨娘,有什么事情不来东院请示我这个主母就算了,怎么逾矩来牡丹院叨扰她老人家,连累二爷和我也背上不孝的罪名。梅香原本就是你身边的贴身丫头,轻易送给我也就罢了,为何我要给她谋个好的出身你还横加阻拦?……”
“二奶奶,卑妾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