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红海洋讽刺了什么 > 第3部分(第3页)

第3部分(第3页)

老卢大喜,说:“那很好很好。”

老卢就找到王三魁,王一听说许锦云出身是资本家,立马就火了。卢说:“你火什么!我是让你配合她一同搞土改,让你们俩搞一个点!你想什么呢!资本家出身怎么了,人家是预备党员呢!你是革命干部,难道也像那些普通战士,就知道盯着人家傻看?”

没想到王三魁一见到许锦云就真的看傻了,回来跟老卢红着脸挺严肃,说过去什么是个人问题从来没想过,也不知道自己如果真有了个人问题该跟组织上怎么谈。

这真是从未有过的冲动。

卢笑笑说:“这个问题不该跟组织谈,关键是跟对方去谈。”

王是山东人,直率,干脆就问:“谈什么,怎么谈。”

卢说:“比如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只要是共同熟悉、爱好的谈什么都行啊!”

老卢这么一说就把老王给误导了,老王辗转反侧半天,决定跟许锦云去谈老卢。  就说卢政委这个人好啊,水平高,文化高,是老红军,是毛主席身边工作过的,大胆心细,这人才可真是难得啊!  许说老谈这个干什么?谈工作吧!  王就说不谈这个谈什么?你知道为什么派咱们在一起工作嘛?那是因为……因为你熟悉他我更熟悉他嘛!

谈得人家许同志如坠云里雾中暗自心惊胆颤,晚上也睡不着了。

老王还以为人家不好意思,自己也就更不好意思了,觉得自己挺不光明正大,台湾没解放,把兄弟的仇还没报,这算是干什么呀!  结果俩人在一块儿工作像遭罪,好在1950年战报传来,才算把老王给解脱了。终于就不用再跟小许同志一起谈老卢了。

1950年,麦克阿瑟把战火烧到了中国东北,毛泽东决定调新组建的61师挥师北上,参加抗美援朝。

红海洋 第一章(8)

老卢问王三魁个人问题谈得怎么样了,老王一瞪眼:“该谈的都谈了,净谈你了,高低谈不出什么来了。”  老卢也急了:“个人问题你谈我干什么?”  老王说:  “是你让我谈熟悉的嘛,我们俩熟悉的不就是你吗?!”

老卢气急败坏又去找小许,开口就说个人问题。小许很冷,说你是老干部,有家有口孩子都好几个了,这我都知道,为什么还要胡思乱想的。

老卢说哎呀哎呀!你想哪里去了,怎么是我,不是我!是王三魁同志嘛!

小许终于恍然大悟,气得当场就把眼泪给掉下来了。

姻缘未成,王三魁一夜之间跨过了鸭绿江,临行前对着大大方方的许锦云,老王是答应了写信的,可是一去两年,竟然音讯全无。

沂蒙山的王本利显然是让谈恋爱给谈伤了自尊心了。

两年后,王三魁旅长指挥部队追击敌人到了汉江边上,眼看就追上了,王旅长突然命令部队绕道前进,这一绕不要紧,敌人终于抢先一步过了汉江,而且有了功夫动用飞机炸汉江铁桥。王三魁冒着枪林弹雨指挥部队过桥,王三魁站在桥上如同个铁人,比比画画骂声震天,完全没有注意还有个文工团在江边冒着炮火歌声嘹亮地在鼓动部队,倒是警卫排长小林眼尖,指着江边喊:“首长你看!首长你看那是谁!”

文工团也看到了桥上的指挥员,就有一个女同志往这边跑,敌机就找到了目标,跟着她轰炸,那女同志什么也不顾,冲破硝烟冲破水柱倒下爬起来还是往桥上跑。

小林呼啸一声迎上去,边跑边叫:“卧倒啊!你快卧倒!”

这个女同志就是许锦云,后来成了王三魁同志的夫人,也是王海军和王海燕的母亲,当然这是后话。

当时有个大文学家也在许锦云那个祖国慰问团里,他后来根据朝鲜战场的真人真事写了篇小说叫《团圆》。其实老王和许锦云也是在战场上团圆的。

事后许锦云问老王:“你看我挨炸你怎么连窝也不挪你。”

老王说:“大敌当前我不能让人家看我怕老婆,说我为了老婆丢了队伍!越是怕老婆这个时候就越不能表现出来,这个情况动摇军心呢!”

许说:“谁是你老婆!当时我不过是你同志。”

老王说:“胡说!当时我就想,这人是我老婆,没错,你从炮火里冲过来的时候,我就觉得,这女人就是我王三魁的老婆!”

《团圆》这个小说后来改成了电影叫《英雄儿女》,50年代在中国香港创下了票房纪录,至今没有被打破。写小说的那个大文学家就是巴金。

多年后许锦云问老王:“你当时为什么让部队绕道,为什么不让部队直接追击?为了这还差点误了军机受了处分!”

老王叹道:“你哪知道!你不知道!——当时前面有好大一块麦田呢,那麦子黄澄澄的,马上就要熟透了。”

许说:“什么!原来绕道是因为舍不得麦子?”

王点点头老老实实地说:  “怎么了?我是舍不得糟蹋了庄稼。”  许说:“你呀你,就是个农民。”  王说:“是啊,就是个老农民。”  许说:“我可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因为你是农民,才知道粮食宝贵,才知道和平宝贵,就这样!”

就这样老王去了朝鲜,老卢却去了苏联。老王去朝鲜是打仗,老卢去苏联却是学习。老卢没参加抗美援朝,终身的遗憾,毛主席没让他去他就去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