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帝凰天下轻墨羽笔趣阁 > 220第二百二十话(第1页)

220第二百二十话(第1页)

等寿诞钦定的吉时一到,庄重的礼乐响起,站在侧殿隔扇门前太监用洪亮而高亢的声音,向着满殿的使节和群臣高喊道:“皇上驾到!圣母神皇驾到!”

听到驾临的通传声,殿里的上千号人连忙从座上起身,毕恭毕敬的跪迎圣驾。

见所有人都已在跪迎,通传圣驾的太监方才将正殿与侧殿之间的隔扇门拉开,穿着吉红攒珠金线绣纹曳地凤袍的武后和穿着缂丝龙袍的李旦,便在一众宫人的簇拥下,迈着威严的步伐走过正殿,走过御阶来到座前。

李旦先躬身前武后入座,方才走向面向大殿正中,仿若睥睨众生的紫檀木鎏金龙椅坐定,而后向

跪了满地说了声“平身”,众人方才谢恩起身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这时,正襟危坐的武后稍稍移过视线,瞥了眼那个原本空了的位置,竟意外的发现了李令月的身影。

李令月的姗姗来迟给武后造成了一种喜出望外的奇妙心里落差,以至于一抹犹如浮光掠影的微笑爬上了武后无上威严的面孔。

虽然这样的微笑很短暂,可还是被座上的李令月捕捉到,她也犹如礼貌的回应般,向武后投出一抹略有几分牵强的微笑。

这时,武后全然抛开自己的率先示好,以挽尊般的方式反客为主,摆出一副刻板威严的面孔向投来微笑的李令月略微点了点头,仿佛以母亲高姿态,接受女儿的示好。

这明暗交织的一来二去,让心存芥蒂的母女俩走出有了冰释前嫌的第一步。

武后和李令月的这般互动太过细微,也太过一笔带过,并没有引起旁观者的注意。

可唯独早就洞悉内情的上官婉儿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她不由得暗暗佩服李令月不仅能够摸透武后的心思,还敢于剑走偏锋地在权谋之条道路上用最少步子,走出最远的路程。

寿诞分为三个大环节,首先是眼花缭乱又趣味盎然的歌舞曲艺,民间杂耍,以及伶人戏说等助兴节目。

再是万国献礼,渤海诸国的献礼以稀有珠宝为主,而邻边的新罗,高丽,天竺国则是当地最为罕有的奇珍异宝。

而大食国则送上了两尊以纯金打造,并且按照实物尺寸塑造得栩栩如生的镇宅狮子。安南国的献上的贺礼则是千名身强力壮,被教化得忠诚可靠的昆仑奴。

甚至,有些饱受战乱之苦的边陲小国,将城池以寿礼的形式送出,希望能够得到大唐的庇护,早日免除战乱之苦。

等各国的献礼结束,便轮到群臣贺寿。先是由贤德显赫的元老大臣出列贺寿,再是皇室宗亲和百官代表,紧接着是政绩突出,造福一方的地方杰出官吏出列贺寿。

最后,才轮到了李旦,其实这样是他的有意安排。只见他郑重其事地从龙椅上起身走下御阶,待面向座上的武后站定,便有太监用托盘将一卷黄缎圣旨送到李旦手中。

李旦突然双膝跪地高举圣旨,以最恭敬虔诚的姿态,用最掷地有声的话语说道:“儿臣继任皇位以来,功绩寥寥碌碌无为,常言道,厚德方可载物。儿臣深感惶恐德行难以匹配九五之位,也日夜忧叹难才智以负载国家命运,百姓福祉。”

“反观圣母神皇推行建言十二事,一贯始终使得政治清明,兵强国盛,百姓安居乐业,迎来了一场旷古烁今的太平盛世。圣母神皇才是真正的厚德之人,足以领引国家命运,维系百姓福祉,圣母神皇才是当之无愧的国家之主!”

“儿臣虽无治国之才,却有远见卓识之智,因而,儿臣愿意遵循天地之意,百姓之意,群臣之意禅位于圣母神皇。还请圣母神皇以天地之见,百姓之见,群臣之见接受儿臣的禅位之意!”

待李旦慷慨陈词过后,首先是殿中的大臣都像是商量似的,一齐从座前起身跪在李旦圣后,山呼海喊道:“请圣母神皇接受禅位之意。”

各国使节见热热闹闹的寿诞大典,猝不及防的变成一场不明真相的禅让之变,这让他们全都看傻了眼,等他们回过神来,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也纷纷起身跪在了山呼海喊的大臣身后。

见禅让已成定局,原本摇摆不定的那些人,也无可奈何的起身贵跪在了大殿中。

这时,在御阶之上,高坐之中的武后始终一言不发,

--0---0---小--说---00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从容自若的看着这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禅让大戏。

其实,这已经不是李旦第一次信誓旦旦的提出禅让了,之前的那几次禅让都被武后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因为武后心里清楚三禅而受的规矩。

而这一次,当李旦提出以最高规格办寿诞,武后就明白李旦是想彻底甩掉傀儡之身,从而无灾无望的做回他的王爷,过上平静且逍遥的日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