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珍珠也是忘了,能做生意的事情很多人都不知道,现在又没有电视可以看新闻,穆母不知道这个事情很正常。
“现在做生意不是投机倒把,现在市里都支持发展经济,国家也支持,咱们现在也是顺应政策,娘您想多了,不能干的事情我们不会干的。”
刚准备哭第二轮的穆母猛地一噎,不可置信地看着陈珍珠,“你说的是真的?现在不是投机倒把了?”
陈珍珠愁得挠挠头,也不知道该怎么跟穆母掰开解释。
“也不是说完全不是投机倒把,只是做生意需要搞一个证,有了证才不算投机倒把,我们的证现在还没批下来,不过地方已经找好了。”
穆母被这个消息砸得晕头转向,一时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陈珍珠叮嘱她,“您可不能把事情往外说,只等我们把店开起来了再说。”
“这个我知道。”穆母现在还是懵的,“算了,你们年轻人的事情我不管了。”
陈珍珠这才笑了,“这几天我跟均安要住县城搞这个事情,您劳累在家里照顾两个孩子。”
穆母摆摆手说,“你们忙活你们的去,要是能成才好。”
穆母被这个消息刺激到,回去躺床上想了一会儿。
第二天夫妻俩就去县城问证下来没有,顺便再把县城的房子打扫出来。
“糖厂的事情还没着落,也不能空等着,还是先把副食店开起来。”
穆二同意了。
第二天他们的证终于到手了,两人又急着去跑进货的事情。
两人东奔西跑了好几天才把事情全部搞好。
一切准备就绪,两人没急着开门,而是先回了一趟村里。
这回不少人找上门来都是问穆二有没有办法解决挣钱的事情。
“在想办法了,挣钱的活哪儿那么容易找。”
穆升华在村里开店本来就震惊了所有人,大家观察发现他能挣钱,就有人也问穆二,“那我们是不是也能在村里开店?”
“能是能,但开店的人多了能不能挣钱我不保证,而且你们也要拿得出本钱。”
村里人就这么多,要是都开店,怎么可能挣钱,别到头来反而赔钱了。
有人不死心问,“本钱需要多少?”
“几百块总是需要的,你不给钱人家没货给你。”
“这么夸张?开店哪里需要这么多钱?”
有人怀疑穆二只给自己家兄弟开后门,不让别人赚钱。
“不信你们自己去问问,进货需要先缴清货款,你能卖出去多少就赚多少,卖不出去就只能是赔钱。”
虽然说这几年大涌村村民的整体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可大家都把钱用在建房子上了,一时半会儿很少有人能一下子拿这么多钱出来,就算有这个钱,他们也没有孤注一掷的勇气。
这下大家伙又被干沉默了,让他们掏空家底去做一个不一定能挣钱的生意他们不可能做得到啊。
穆二,“想要挣小钱的活有,你们拿自己的地种甘蔗,可以卖给村里的制糖作坊。”
这下大家的心思又活络了,有一个挣钱的机会也好过现在没有一分收入啊。
这边的事情忙完,穆二晚上的时候叫穆大一家来吃饭,顺便跟他们说一下自己家要在县城开店的事情。
“什么?你们竟然有钱去县城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