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沈阁老率先发言,而今的浙党,已经沦为了帝党,皇帝喜欢谁就推荐谁。但海军大事都在袁督身上,不能轻离。
“臣推荐袁应泰,刚直干练,勇于任事”
阁老刘一燝,习惯性还是推举东林
“若论治河灌溉,倒是个不错的人选,可用于河套,可惜不谙兵事”
“帝师孙承宗正巡视九边,主事军改,不如改任陕、甘、宁三边总督,不耽军改,亦可抗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成还是叶向高阁老,真是一举多得。校哥儿眼前一亮。
不过同为东林,孙老师一贯提携袁崇焕,就信那满嘴跑火车的一套,会不会被带沟里?
“先前,陛下忧心川贵两抚相争,而今二人皆在西南立下军功,皆可带兵独当一面。其中,朱燮元更熟西南,不如升为西南总督,蔡复一改任三边,二人皆得其用。”
同为泉州人,首辅史继偕阁老举贤不避亲。
“甚好!只是朕担忧蔡复一过于刚厉,战事易打难收”
“陛下之意,此战必打?”
叶阁老面有担忧,而户部尚书毕懋良已经大惊失色
“陛下,国库不堪承受啊,若是辽东、西南、西北三面同时开战。。。。。。。。”
“无妨,朕的内帑,还没用完”
这时候,校哥儿这铁公鸡又大方了,甚至反过来安慰毕尚书
“今年,朕的工坊又多出了些新奇玩意,都可以赚钱”
“只是,陛下啊,联蒙鞑、打建奴,坐收渔翁之利,乃是定策。而今攻打河套,却要反叫建奴得利了”
叶阁老担忧的不是钱,而是大局。大明以一扛二,甚至一扛三,确实不智慧。
其实诸位不知道,朕心中的敌人,比这些多多了。。。。。。。
校哥儿摇了摇头
“打,也有很多打法。人家欺负到脸上了,大明不还手怎行?先打再说,把他打痛了,说不定人家就来恳谈了”
叶阁老眼前一亮。以打促谈?小皇帝在郑智上,越来越熟练了。
“这场仗变化太大,若能将整个河套打下来,我大明也吞得下。所以这主帅,还得能打能收,随机应变”
孙承宗太方正,蔡复一太偏激,都好像不是这样的人。。。。。。怎办?校哥儿好想自己上场。
皇帝转向从不说话的徐光启尚书,眨了眨眼
“兵部与朕的工坊,能装备多少新军?”
“再装备两万人,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