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该皇帝表态收尾了。
“父皇征召赵南星不来,若是朕再加官品召来,不知后人将如何评价。不若,改召为太仆寺少卿吧”
“若姚宗文升为吏部郎中,提拔过甚,改为吏部员外郎吧”
一边一巴掌,皇帝在帮谁?兑子而言,还是浙党划算。
“徐光启为父皇少詹事,朕欲拜为帝师,以帝师之尊,代执掌一部,不为过。”
“嘭!”校哥儿又扔下了一枚核弹。
帝师,意味着更有资格入阁当首辅。高拱、徐阶、张居正时代玩下来的规矩。
比起代掌工部,这更要命。
刘一燝已经瞪起眼睛了。皇帝的老师,岂能自己选。
“启禀陛下,礼部商议的帝师人选,确有徐子先”
老孙张口就来。没错,选帝师的第一步,不就是礼部推荐吗?
“尚未递交内阁”
假包公一脸不屑。
“既是如此。众顾命大臣皆在,不如,今日就议一议。”
老怨妇也反应过来了。哪能等到内阁一对二?
“钱谦益,万历三十八年探花,文章一品,可为帝师”
“梅之焕,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人品高洁,文武双全,可为帝师”
“孙承宗,万历三十八年榜眼,能文章、通兵事,可为帝师”
你来我往,还是东林的人选也多,选票也多。
“阁老朱国祚,万历十一年状元,诗书双绝。更兼是先帝的谕德官,若不能为帝师,何人可为帝师?”
老怨妇祭出了一击杀手锏!
孝道而言,父亲的老师当儿子老师,名正言顺。但先帝当了太久的太子,曾在太子詹事府任职的,还有叶向高、何宗彦、韩爌、孙慎行……
可这口子一开,又是无数个人选。
一堆老头儿,一起脑阔疼。真是漫长的一天啊。
校哥儿也累了。
“帝师,不妨再商议。简拔人才,不能再等”
前世有导师教过,做人要直,做事要曲。
今天的弯弯绕绕背后,其实校哥儿最终的目的,只是两部、三人。
户部不能为道德君子所有,必须真才实干;吏部不能是东林一言堂。人事财务,拿不到手,算什么大明CEO?
至于三个人,徐光启、袁可立、孙传庭。
其他人,都是添头。
不是其他人不重要,校哥儿而今就这点权力,还得费尽大脑才能用到的权力。
而且,他对明末历史,知道的就那么多。只知道这三人都很牛笔,尤其是徐光启,必须成为实权人物,不能等。
那就这样吧,一堆老头儿也玩不动了。
内阁发文,司礼监用印。
漫长的一天,终于结束了。
喜欢明天再启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明天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