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就发现,朝堂上过半数的人都为两人求情,这就叫人触目惊心了。
明珠的势力究竟渗透到什么地步,毕竟朝廷上站着的都是三品以上的大臣。
半数都支持明珠的话,底下的官员又有多少?
光是想想,康熙就更为愤怒,派人查找这些官员跟明珠来往的证据。
如果彼此之间果真有猫腻,那么就直接罢官,送去大理寺候审!
这一查,半个早朝上的人都不干净,被扭送去大理寺,余下的人也是胆战心惊,不知道什么时间就被送去跟同僚团聚了。
官员一少,干活的人就少了,康熙只能让余下的人帮忙分担。
王谈兼任了吏部尚书,李天馥则是兼任了刑部尚书,两人顿时忙得不可开交,恨不能把自己劈开一半来用。
王谈要管着户部那些账单,还得开始着手整理吏部这个烂摊子。
可以说,这些跟明珠交好的官员大部分都是吏部的。
吏部大部分人都撤掉了,连吏部尚书都不能例外。
所有的官员宗卷得重新整理出一份交给康熙,王谈还得把吏部整顿一二。
不说整理这些宗卷的数目多庞大,就是吏部这些卖官的人多猖狂。
这些卖官之人也得找出来整理,王谈恨不得能长八只手,最后实在受不了,就跟康熙请示,把好友拖尔弼拖下水来帮忙。
拖尔弼如今是一等公了,比往日要清闲,这种重要的
时候不是该过来给皇上分忧吗?
康熙对拖尔弼也是信任,他过来帮忙整理肯定不会出什么岔子,反而是个有力的帮手。
于是康熙就同意了,拖尔弼只好包袱款款到吏部来帮忙。
为何带着包袱,因为王谈已经很久没离开过,吃喝都在吏部,就为了尽快整理出宗卷来。
拖尔弼也不能例外,被抓来当壮丁,自然也是不能回去,索性带了包袱来。
包袱里面是两件替换的衣服,以及一点肉干等吃食。
饿了,他就跟王谈分一点,随便填一下肚子,或者御膳房那边送来一点扎实的面饼凑合吃一顿。
吏部的机密还不能谁都进来整理,王谈带着户部的两个心腹,拖尔弼直接一个人来的。
几人在里面忙得昏天地暗,费了一个月功夫,才把宗卷整理出来。
卖官的人数实在太多,厚厚一叠,康熙看着脸色就沉了下来,看了两眼后,面色比锅底还要黑了。
他早前猜出卖官的人数不会少,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多!
可以说,江南大部分的官员都是从明珠手里买官,更别提是其他偏远地方,那就更多了。
很多人只是识字,甚至都没多少才学,就能在偏远地方当个芝麻小官,搜刮民脂民膏,过得极为不错。
因为买官的关系,明珠还包售后,后边三年一次考核的事也不会出岔子。
这些人除了不能调任京城,品级也不会提得很高,可能也一辈子就是个芝麻小官,免得打草惊蛇,还出现在康熙的眼皮底下之外,基本上就能在各地转悠,日子过得轻松自在。
每三年搜刮一个地方,有点良心的可能还会好好治理当地,没什么良心的就留下烂摊子交给下一任的人去烦恼。
吏部的考核犹如虚设,这也是康熙预料不到的。
毕竟这位吏部尚书也是康熙一手提拔上来的,就这么对他吗?
顾凝宸感觉重华宫里的菊花茶都要不够泡了,康熙这次气得够呛,估计好几年都没这么生气过了。
康熙在早朝的时候还跟剩下的朝臣咆哮,想知道他们究竟多少人知道这件事。
众人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康熙就明白,这朝堂上下被蒙在鼓里的就只有自己。
索额图耳有所闻,不过没有证据,底下人谁都不敢告发,还互相包庇,根本查不出什么来。
他跟明珠在朝堂上是死敌,底下门人自然想抓住明珠的把柄,但是明珠那些人对索额图这边的就十分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