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
第215章 李娟之事
第二天一早,刘忠过来回复。
雪梅抿着嘴,听着刘忠向她禀报着李家村的事情,当听到史五四占了李娟便宜后,雪梅的脸色笼起了一层寒霜。
真当刘家是什么人都可以欺负的吗?
刘忠抬头看了看雪梅,心头浮起一层担忧。
民少爷性子忠厚,为人又极好,这次吃了这么大的亏,头上戴了顶绿油油的帽子,岂不是要被人笑话死。
“李娟姐已经请来了吗?”雪梅问道。
“是,已经请到四老爷家里,四太太陪着呢。”刘忠答道。
因现在刘承志当了粮长,所以家里的人便将其称为二老爷,刑氏是二太太。而四老爷则是指刘承礼和苗氏。
雪梅微微颌首,“既如此,我过去看看她。”说了这句话,便招呼着无邪和雨燕,缓步出门。
不知道李娟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大冬天的跑到河里洗衣裳?刘家的下人几乎将李家的家务活给包圆了,而且院子里打的还有一口井,平时吃饭洗衣裳都是家里的井,根本不需要再跑到河边洗。
现在人人皆知,李娟将来是要嫁到刘家的。难道她就不应该学着自己的样子,天天呆在家里不出门吗?
跑到河里洗衣裳,是想证明什么?证明你没受刘家的恩惠?证明你在自食其力吗?
半年前,敬民没有离开时,雪梅对李娟是深深的同情,觉得她和敬民相爱而不能在一起,莫过于这天下最悲剧的事情。
可是,敬民离开后。李娟所作所为,雪梅实在是有些看不到眼里。
刘家因受了敬民所托,只差将李家三口敬到天上去了。
平时米面粮食柴草一样不少,每日又有人过去做农活。
虽然刘承志和刑氏不见李家人,毛氏过来了几次,刑氏避而不见,甚至都没让她进门。
可是刑氏的脾气,雪梅再了解不过了。
刘承志和刑氏都是爱子心切的人,将儿女看得比天还重。只要敬民坚持,李娟将来一定是刘家的长媳。
这半年来,李娟先是做绣活卖到城里。被刘家人知道后追到绣楼,将她的绣活全部收了回来。又怕伤了李娟的心,还始终不敢告诉她。只是告诉绣楼,凡是接了李姑娘的绣活,务必帮刘家留下,刘家会出钱来买。
李娟卖了多少绣品进绣楼,刘家的下人便去绣楼收了多少绣品。
刘承志说过,只要敬民能坚持过这一年,就让他娶李娟。所以,家里往来的信件里,从来不向敬民透露李娟的近况。
同样的,李娟也不知道敬民的近况。
只要熬过这一年,有情人终会成眷属。
雪梅已来了大明朝一年多了,多少也明白了这里的风俗习惯。私订终身、无媒而凭是根本不受任何人祝福的。这里根本不存在像后世那样,偷了户口本去打结婚证的情况。
一旦你偷偷和人私奔,那么就是妾,是不被保护的婚姻。
李娟如果想嫁给敬民,就必须哄得刘承志和刑氏的同意,让他们愿意去李家提亲。
现在李家这个样子,家中有残废的老父亲。能嫁给敬民,是最好的结局了。
想到这里,雪梅的脸上阴云密布,见到李娟时,也带了那么一丝不痛快。
李娟心里全是忐忑和不安。
她不知道雪梅找她是什么事情,可是,她又想见刘家人,想和雪梅说话,便忍着羞愧来到了刘家四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