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便围在他的身边齐声道喜,又说让他请客做流水席,刘老爷子一一的应了,当下一群村民簇拥着刘承业一行人往老宅走去。
二房这里派了敬民过去迎接,其他的人早已经渡了河去李家村收割粮食。
那二十亩因为施肥上的及时,再加上各种农药的喷洒,成熟时间比其他村民要早。雪梅曾去看了看,今明两天收割最好。一家人便早早的动了身,又带上刘承贵和刘承礼两家。
刘承贵虽然身体还没有好,可是却能跟在人群后面把麦子把车子上抱。苗氏也能端茶倒水,帮着剁个麦子什么的。
干活的人中,要数重山是快的,他年轻力盛,又是常年干农活的人。一把镰刀挥舞着呼呼生风,手头的麦子快速的倒伏。刘承志也不差,紧紧咬在重山的后面。刘承礼平时倒是脱奸耍滑的,可是帮着二房做农活,却是舍得下力气。
这二十亩地本来就不多,再加上来帮忙的顾长生父子四人,不到一天的工夫就把二十亩地给收了个干净。
麦子收完之后,就归雪梅管了。每亩地收完后,她和几个女人将麦子仔细的剁好捆好,然后拿着借来的大秤,将每捆麦子都给秤了一下,然后再相加,不一会便算出每亩的产量。
“我的个老天爷,这是真的?这是真的?”刑氏先看了一亩地的收成,觉得可能是女儿算错了,可是再看第二亩,第三亩……等到秤完了七八亩之后,觉得眼前微微有些发黑。
雪梅认真地数着手里的麦穗,微微有些失望。自己费了这么多的工夫,又是配制肥料又是配农药,可是产量却依旧这么低。
一想到后世动辄四十粒,甚至高达七十粒的产量,再看了看手里的这些麦穗产量最高的只是三十粒,其他的全是二十五粒左右,而且麦粒也不饱满,明显是没有吃到多少肥料的样子。是不是种子的问题?又或者是肥料没有施够?
正思考间,却被苗氏的一声惊呼把思绪拉了回来。
“这除去了茎再除去壳,一亩地居然能有三四石的收成?这可是中上等的田,咋就比上等田的产量还高?”
“这还高?这产量太低了……”雪梅听了苗氏的话,微微摇头。失望的坐在麦垛上,认真思考着到底是哪里的问题。rs
第102章 丰收喜悦
微风轻轻吹拂过金灿灿的麦田,像一双大手缓缓的拂过,翻腾起千层波浪。
收割的人,直起了弯下的脊梁,有说有笑的从田里走了上来,一边走一边议论着今年的收成。
顾长生抬眼看着比别家早熟了七八天的麦田,舔了舔有些干燥的嘴唇,羡慕地道:“刘二哥不愧是老庄稼把式,看看这二十亩收拾的,硬是比别家早熟了几天,我看这产量也不低。”
说着,他便弯腰捡起了一株地上的麦穗,在手里掂了几掂,神色颇有些吃惊。
不仅他在吃惊,几个看着刘家收割的李家村的村民同在吃惊。刘家这二十亩地就是从他们村子里买走的,当时买的时候是按照中上等的田,算上了麦子一亩地才卖了二两。可是按照现在这产量看来,甚至比上等淤田的产量还要高。
“这田李老三都种几十年了,产量年年都挺是二石,咋就叫刘家人一种产量就变得这么高?”一个李家村的村民说出了众人心中的疑惑。
“要想庄稼好,肥料少不了。你看看自从刘家人接了这二十亩地,肥料一担一担的往地里送,人家拨草施肥的时候你在家躺着睡大觉,也怪不得人家产量高。”另一个村民斜睨了他一眼。
刘承志乐呵呵的走到了刑氏身边,看了眼雪梅手边的小本,随口问道:“这地产量不错,得有二三石吧?”
雪梅颌首,轻轻沉吟,“约摸着得有三石上下,不过还得等到扬了场晒干之后才能算出准确的产量。”
刘承志正拿着毛巾擦脸,闻听此言突地停住手,睁大眼睛看向雪梅。除去交税和税钱,再除去给重山的租子和肥料钱,这一亩地怎么着也能落个二石的钱。
怪不得雪梅说能拿得出给大房的二十两,如果真是照这样的算法,这二十亩地还真拿得出来。
刘承志听着雪梅报过来的斤数,感慨道:“你和敬民搞的这个肥料和农药还真有效,居然一下子就把产量给提高了这么多。”
“那是当然,”雪梅指着场中已经被装起来的麦粒,笑道,“这二十亩地也不知费了我们多少心思,又是配肥料又是配农药,如果产量再不高些怎么能对得起这些日子的辛苦?”
这话听得刘承志连连点头,。
雪梅又看了一眼他,说道:“如果这麦子是从刚一开始就按照我的办法种植,应该产量还会再高些。”
刘承志一听这话颇有些激动,连忙低声问雪梅到底是什么办法。雪梅便将前世的一些良种挑选办法和刘承志小声的说了一遍。
刘承志听得似懂非懂,却也跟着连连点头。
这二十亩的产量,随着扬场后正式称量出来的斤数,一下子传遍了两个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