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不得。”张果老解释道:“有生命存在,就会在冥冥中产生一股众生之力。有情众生越多,这股力量就越强。但是要想动用这股力量,非有大机缘大气运不可。”
薛刚听了不由得大失所望,道:“照这么说,这把王剑平时就是个摆设,到了关键时刻,也是替有情众生出力。对于它的主人来讲,根本就没多大的好处啊,亏他还值难么多宝气呢。”
张果老微微摇头,道:“那也不尽然。此剑还有一个特殊的功用,是让你感受到自己的众生……”
关于这个问题,薛刚就不用张果老解释了,他听澹台豹说过,自己家族有一种特殊的功法,感应到其他世界的自己,甚至用其他世界的自己替死。
看来这个功法,很可能就是参照王剑得来的,甚至需要王剑辅助。
薛刚又问张果老到底如何运用王剑的这项异能,只是关于这点,张果老就不甚了了了,只是让薛刚自行摸索。
安禄山建议去问问澹台豹本人,但薛刚实在感觉有些理亏,还真不好意思去。
另外,犬牙山如今已经灰飞烟灭,澹台豹师徒当初是否逃出来了,实在不好说,于是也只能暂时作罢。
又说了一会闲话,张果老打了个稽首,道:“忠孝王,如今天地意志与此方世界的因为已去其二,待君主立宪遍布天下之时,就是其飞升之日。到了那时候,你可要好自为之。”
什么意思?
莫非天地意志飞升,还会带来什么灾祸不成?
薛刚心头大震还想再问,张果老已经倒骑上毛驴,飘然远去了。
……
当初薛刚等人从长安城到武家寨,因为要避开天下大妖的耳目,不敢腾云驾雾。
如今整个大唐都是他的势
力范围了,当然再无顾忌。
不过为了给李隆基留下点缓冲时间,直到三天后,三爷才带着李亨、安禄山、李林甫、徐汉文、林冲、虞文俊等人,降落于长安郊外。
李隆基一袭白衣,带着文武百官出城三十里相迎。
离着薛三爷还有三十步,他就“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手举玉玺道:“李某人失德于天下,不堪为帝。忠孝王人品贵重,德行深厚,理应身登大宝。”
然后有一小太监越众而出,就要宣读罪己诏。
“还真会演戏啊!”
薛刚往四下里一扫,见郭子仪刘蛟吴刚三人侧身百官之中,神色紧张,正在竭力压制着身上的元气波动。
另外,不远处的长安城,有四股元神大修士的气势冲天而起,在隐隐向自己示威。
薛刚暗暗琢磨,李隆基一方面装可怜,一方面暗含威胁,看来根本就没放弃皇位的打算,这是跟我讨价还价来了!
不过……也好!
一来,本王曾经答应过郭子仪,现在当然不能食言而肥、
二来,虽然李隆基不是什么好玩意儿,但把其他人放在这个位置上,恐怕还不如他呢。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君主立宪最大的障碍,不在于皇帝本身,而在于天下民心。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位的皇帝当然是越失德越好。
想到这里,三爷微微一笑,把李隆基搀起,道:“有道是君臣无狱。陛下即便是要微臣去死,也不算什么过错,岂有因此让位的道理?真是折杀微臣了。”
李隆基心中暗想,你薛刚要是真觉得折杀你了,给朕磕一个啊。现在我跪都跪了,你连个礼都不回,这是什么意思?哦,朕明白了,看来你心里的那口气是还没顺,在憋着什么坏主意报复朕呢。不行,朕的性命珍贵,可不能和你硬碰!
于是乎,李隆基赶紧再次行礼,声明自己知错了,就算是不让位,也得对忠孝王有所补偿,比如加九锡,上朝不拜,剑履上殿什么的。
薛刚坚决不允,最后只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只要李隆基下罪己诏,对天下人把自己残害忠良的事儿说清楚就成。
这样做虽然非常没面子,但总比被逼着退位好吧,李隆基稍微一转念,也就允了。
然后,薛刚和李隆基共登玉辇,接受百官朝贺。
薛刚见郭子仪眼中上的寒芒一闪即逝,知道他对自己这个“乱臣贼子”芥蒂颇深,用手点指道:“陛下,这是何人?官居何职啊?”
当初李隆基找了个空子,封郭子仪为汾阳王。可后来薛刚以保密为理由,让李隆基和朝中百官立下神契,以后绝不准再提此事。郭子仪那个汾阳王的爵位,当然也就飞灰烟灭了。
李隆基小心翼翼地道:“此人乃是郭子仪,有元神修为。朕见他人才难得,封了个辅国将军。另外还有刘蛟为奉国将军,吴刚为镇国将军,不知忠孝王意下如何?”
(本章完)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无广告、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