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躺下还没一个时辰呢,就被一阵敲门声惊醒了。
怎么回事?
薛刚打开门一看,但见秦居正站在门口,手中拿着一张烫金的请帖。
秦居正眉飞色舞地说道:“王侍郎,大喜!大喜啊!末将早就知道,跟着您有前途。瞧瞧,这是啥?这是啥?全长安数遍了,有几个人有这么大的面子?”
薛刚发现他的这个老部下做了十年乞丐以后,都变得有些神经质了。哪怕是武则天亲自下圣旨传召,也不至于这么激动吧?
他眉头一皱,道:“你小子还跟我卖关子?”
“不是末将卖关子,实在是这事忒长脸了,末将实在有些忍不住。”
“嗯?”
秦居正见薛刚真把脸沉下来了,赶紧把请帖双手递了过去,道:“是中山王和魏国公的联合请帖,您也知道,这两位可是……”
“行了,行了,我自己会看。”
所谓中山王就是武三思,武则天登基为帝他被封为中州公,平定了徐敬业的叛乱之后,他因功被封为中州王。后来,他又带领大军灭了吐蕃国,被武则天改封为中山王。
至于魏国公,就是武承嗣。
武则天登基为帝后,对武家人尽力提拔,这两位算是武家最出色的两个人物了,算是标准的皇亲国戚。
一般的官员,得他们一人相邀,都能成为两三年的谈资,至于说被这二位联合邀约……基本上没有。
道理很简单,武三思和武承嗣虽然谈不上势同水火,但说句面和心不合不算冤枉了他们。
能让他们捏着鼻子合作,共同接待,恐怕也只有女皇武则天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家秦居正刚才的表现也不算太夸张。
因为这封请帖就是他们联名写的,请礼部侍郎王元宝今天赴宴。
薛刚看完请帖,仔细考虑了一下,决定不去。
首先,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人家这么隆重地来邀请,肯定不是为了吃顿饭那么简单,到时候人家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他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答应吧,办不到。不答应吧,王元宝还
想不想混了?
还不如刚开始就不去,然后过两天再登门赔罪,面对一个人和面对两个人,那难度可不是只降低了一半。
其次,所谓给了他很大的面子,那只是表面看起来而已。
实际上,武三思和武承嗣的倨傲无礼已经跃然纸上。
常言说得好,提前两天叫“请”,提前一天叫“叫”,当天那叫“提溜”,哪有人当天请客,当天下请帖的道理?
他又何必自取其辱?给他们碰个软钉子也好。
薛刚道:“秦将军,你把这封请帖退回去,就说我偶感风寒身体不爽,今天就不能赴宴了。改日再亲自上门,给中山王和魏国公赔罪。”
“您……您不去?”秦居正目瞪口呆,道:“这么好的机会,您怎么能不去?那可是中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