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春秋公羊传注疏 隐公元年 > 桓公卷五起七年尽十八年(第4页)

桓公卷五起七年尽十八年(第4页)

○解云:即《诗》云“邦圻千里”是也。

○注“周城千雉”。

○解云:在定十二年。

○注“即春”至“之礼”。

○解云:《春秋》据鲁为王,故内鲁,若周公制礼,内京师然也。

夏,四月。

秋,七月。

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来朝。诸侯来曰朝,此世子也,其言朝何?据臣子一例当言聘。

○射,音亦。

[疏]“诸侯来曰朝”。

○解云:隐十一年师解云尔,故此弟子执而难之。

○注“据臣”至“言聘”。

○解云:僖元年传文。

《春秋》有讥父老子代从政者,则未知其在齐与?曹与?在齐者,世子光也。时曹伯年老有疾,使世子行聘礼,恐卑,故使自代朝,虽非礼,有尊厚鲁之心,传见下卒葬详录,故序经意依违之也。小国无大夫,所以书者,重恶世子之不孝甚。

○齐与,音馀,绝句,下同。恶,或乌路反。

[疏]注“在齐”至“光也”。

○解云:即襄九年“冬,公会晋侯”已下“滕子、薛伯、小邾娄子、齐世子光伐郑”,十一年“公会晋侯”已下“齐世子光、莒子、邾娄子”云云“伐郑”是也。

○注“时曹”至“之心”。

○解云:正以十年春卒,今又世子代其朝,故知其疾也。

○注“传见”至“详录”。

○解云:即十年“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夏,五月,葬曹桓公”是也。

○注“故序”至“孝甚”。

○解云:世子代朝,明亦合讥;世子序诸侯之上,明亦合讥,而传云未知在齐曹者,正以其卒葬详录,故依违之不信言耳。

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

夏,五月,葬曹桓公。小国始卒,当卒月葬时,而卒日葬月者,曹伯年老,使世子来朝,《春秋》敬老重恩,故为鲁恩录之尢深。

[疏]注“小国”至“尤深”。

○解云:所传闻之世,未录小国卒葬,所闻之世乃始书之。其书之也,卒月葬时,文九年“秋,八月,曹伯襄卒”;冬,“葬曹共公”者是也。今卒日葬月者,正以敬老重恩故也。云云之说,当文皆自有解。

秋,公会卫侯于桃丘,弗遇。会者何?期辞也。其言弗遇何?公不见要也。时实桓公欲要见卫侯,卫侯不肯见公,以非礼动,见拒有耻,故讳使若会而不相遇。言弗遇者,起公要之也。弗者,不之深也。起公见拒深。传言公不要见者,顺经讳文。

○见要,一遥反,注同。

[疏]“会者何”。

○解云:经既书会,作聚集之名;寻言弗遇,是未见之称,故执不知问。

冬,十有二月,丙午,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郎者何?吾近邑也。以言来也。

[疏]“郎者何”。

○解云:欲言是邑,战於其内;欲言非邑,经有城郎之文,故执不知问。

○注“以言来也”。

○解云:凡言来者,乡内之辞,今经言来,故知近邑也。而僖四年“楚屈完来盟于师”,是时在召陵,而言来者,据师道楚,故得言来。吾近邑,则其言来战于郎何?据齐师、宋师次于郎不言来,公败宋师不言战,龙门之战不举地也。

[疏]注“据齐师”至“不言来”。

○解云:在庄十年。

○注“公败”至“不言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