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恩身为御前总管大太监自然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主儿,听了皇上问话,赶紧的把定候府三爷因为吃活血化瘀丸差点出人命的事儿跟皇上从头到尾汇报了一番。(经过陆夫人的大肆宣扬,这事儿一夜之间就传遍了云都城,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皇上听完之后,冷冷的笑了笑,把奏折丢到了一旁,一个字也没说。
怀恩忙躬了躬身,悄悄地退到了角落里。
今儿也巧了,有关定候府的折子居然不止那一本。皇上翻了几道奏折之后,又有一本却是刑部递上来的,是有关定候府三姑娘去给大长公主扫墓回来遇到劫匪的事情,劫匪除了一个当场毙命之外,其他全部捉拿归案,刑部已经审过,这些人都是谋财害命,虽然没伤及三姑娘,但却把定候府的侍卫给伤的极重。
刑部对这些人根据认罪的态度做出初步的判决建议,分别是八年,五年的牢狱不等。因事情牵扯到了大长公主,所以刑部特别奏请皇上圣裁。
皇上看完这本奏折后,脸色立刻沉了下来,抬手把茶盏往龙案上重重一放,生气的说道:“我大云王朝居然乱到了这种地步?城门外不出五十里便有匪类出没?!并且敢袭击侯府的护卫!如此,夜间朕还能敢安睡么?!”
紫宸殿里当值的太监宫女都吓了一跳,一时间呼啦啦都跪了。
皇上却很是愤懑,从龙案前站起身来就往外走,怀恩不敢怠慢,赶紧的跟了出去。
出了紫宸殿,皇上被冷风一吹,心里的怒火多少降了些。回头看见怀恩,便吩咐道:“去叫人传卫章来见朕。”
“是。”怀恩心里想着京城周围的防务都是诚王爷管着,皇上这会儿为什么要找卫将军呢?不过想归想,怀恩身为一个资深的太监,对皇上的话自然不敢有半点质疑,匆匆的转身叫了自己的徒弟过来,吩咐去卫将军府传人。
而此时,唐萧逸已经对那些劫匪进行了秘密审讯,拿到了第一手招供的资料,却谁也没给,只亲手封存起来,妥善的收好。
卫章对苏玉蘅遭遇劫匪之事已经早有了解,当晚唐萧逸回来便跟卫章和姚燕语说了。
本来姚燕语是想去看苏玉蘅的,但唐萧逸说她没什么事,卫章也觉得天色已晚,二来姚凤歌现在住在姚府,正跟苏玉祥别扭着呢,她这个时候去定候府不怎么方便,便劝住了。
后来姚燕语只叫翠微悄悄地去看过苏玉蘅,知道她确实没事才放了心。
卫章恰好今天没去军营,而是在兵部跟几位官员商议西北的防务之事。但饶是这样,从兵部到宫里,也需要两刻钟的时间。这两刻钟里,皇上站在紫宸殿外的汉白玉栏杆跟前吹着萧瑟的北风,心里的那股火气也渐渐地压了下去。等他近前参拜时,只剩下了理智。
“进去说。”皇上不等卫章三叩九拜便已经转身进了紫宸殿。
卫章忙起身跟了进去,皇上便把刑部的折子递给了卫章:“这件事情想必你已经知道了?有什么看法?”
卫章仔细的看过奏折后,躬身回道:“回皇上,这事儿臣是听唐萧逸说过两句,但具体情形知道的也不详细。不过,据臣看来,在京城附近打劫,实在不是什么明智之举。若不是这些人穷疯了,那就一定是另有缘故。定候府三姑娘的马车也不是寻常富商家可比,况且还有十几个护卫在,这些人居然敢出手,要么是断定了车上有很多的钱财,要么就另有所图。”
“说的不错。”皇上点点头,说道:“朕把这件事情交给你,你只管细细的去查。刑部问出来的这个结果朕不满意!哼!在天子脚下居然出现了劫道的?这事儿实在是荒唐!”
卫章也知道刑部审出来的这些东西也瞒不过皇上去,便躬身应道:“臣领旨。”
“嗯。你先去吧。”皇上终于恢复了应有的高深莫测,摆了摆手令卫章退下。
卫章从紫宸殿里出来,正好遇见了诚王爷。于是又赶紧的躬身问安:“见过王爷。”
“显钧。”诚王朝着卫章点了点头,他自然也是被皇上召来的,身为锦林卫的总头子,负责京城的安全,城郊发生劫匪抢劫杀人之事,诚王爷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紫宸殿外不是臣子们交谈的地方,卫章跟诚王打完招呼后便离开了。至于诚王进去见皇上会怎样,那不是他关心的事情,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去找唐萧逸,把这些劫匪的事情弄清楚。
姚府,东跨院,姚凤歌的屋子里。姚延意无奈的坐在椅子上,轻轻地吹着一盏香茶。宁氏靠在一旁的暖榻上,她的肚子已经十分的明显,算算日子临盆也就这几天了。
定候府今日派人来接姚凤歌回去,理由是苏玉祥病的厉害,跟前没有贴心人照顾。来人是苏光崇派来的,说话倒也客气。只是姚凤歌一想到回去听苏玉祥指桑骂槐,心里就不痛快,根本不想回去。
姚延意自然明白姚凤歌的心思,便幽幽的叹了口气,劝道:“不是哥哥不疼你,你这样子下去也不是个长久之计。你们毕竟是两口子,有什么事情不能明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