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远来鄙县,责以粮草,原属应当。
无奈鄙县残破,生民凋零,实难凑齐将军索取之数量。
请将军垂怜,降至半数。鄙县上下必感激将军大德!”
公元190年,关东诸侯讨董,司马朗认为河内必遭战乱,建议父老前往黎阳投靠赵进。
赵进,字威孙,与司马氏结有姻亲。其职为“监营谒者”,负责统领黎阳营。营兵与中央禁军一样都属于拱卫京畿、直属朝廷的军队。
其时黎阳营有步骑千人,战斗力极强。
父老不肯,只有同县人赵咨带着家属跟随司马朗一起前往黎阳。
袁绍驻兵河内,军纪废弛,多有劫掠百姓者,温县残破,士民死伤半数以上。
后袁绍入冀州,张杨据河内,形势大体稳定下来,司马朗才带着家属回到温县。
司马朗向李通所讲温县凋敝、民力匮乏,基本属实。
当然,司马朗也有私心,司马氏在温县是个大家族,相当一部分摊派不得不得从司马氏出。
县令也想给司马氏面子,但仅从平民处搜刮,远远满足不了李通要求的军需。
李通听了司马朗的话,把脸一板,道:
“温县民生困难,我岂不知?故此才命县令予以减半。
君得寸进尺,还欲再半之,欲我军饿毙乎?其心可诛!”
李通长相威猛,这一作色,杀气勃发,令人心悸。
席间众人皆按剑瞪视司马朗。
司马朗面对死亡威胁,仍旧维持镇定,不卑不亢地道:
“将军必是以寻常郡县来料鄙县。若不能再减半,鄙县百姓倾尽口食,也难满足将军。况且将军忍心鄙县饿殍遍地乎?
小子闻左将军仁德布于三州,鄙县亦慕其恩德久矣。将军又忍心沮鄙县士民之望乎?”
李通回嗔作喜,笑道:“为民请命,胆气过人,司马伯达,名不虚传!
我军中别部,尚缺一宣教,君愿屈就否?
若君愿来,温县军需可减两成。
若君不愿,我亦不相强,君自去即可。
君意下如何?”
司马朗道:“请减四成。”
李通道:“三成。”
司马朗道:“诺!小子拜见将军!”
李通哈哈大笑,将司马朗扶起,引见席间诸将。
牵招降段煨军,编为三部,其中一部拨归李通。
李通以李素为军假司马暂领之,尚缺参军、宣教等人。司马朗即加入该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贾诩询问司马朗河内形势。
司马朗道:“闻袁绍遣麴义、高干、荀谌等,吕布遣张辽、郝萌等,入鄙郡中。
麴义、张辽不和,战于修武,分道扬镳,各沿一路西来。”
贾诩捻须沉吟,突然顿住,向李通、许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