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义军将以靖中人为主,与萧杨兄弟俩主事的那支军队遥相呼应,目的是让靖中人从内部瓦解。
禾苗与圆子、何蓑衣就这个计划商量了很久,她准备得很充分,有条有理,几乎是瞬间就得了怡王的支持。
但这么大的事,怡王并不能完全做主,他将二人以贵宾礼安置下来,五百里加急将此事禀告申皇。
梁君信心满满:“想必这个月内就能将此事办妥了吧?”
禾苗微笑摇头:“两个月也不能。”
她掰着手指算给梁君听:“这一任申皇是出了名的稳妥,既然稳妥,必然凡事反复掂量,收到信件,先反复掂量,再找大臣反复商量论证利弊,决定做了,再商量如何讨价还价,再慢慢挑选谈判的人马,待慢悠悠来到此处,便已是来年春暖花开之时。”
梁君生气:“那还能干成什么事?”
禾苗道:“所以我们明日就走了,先干着我们自己的事,等他们慢慢商量,等到队伍拉起来,打上几个胜仗,他们就会着急了。”
梁君在这种大事上从不质疑她:“你决定就好,要砍人我上。”
禾苗大笑着拍拍他的肩膀:“歇了吧,明日早起出发。”
次日清早,留下书信一封,天不亮就悄无声息地离开。
待到怡王忙完,特意遣人来邀请二人一同用餐,才知道他们已经走了,看完书信之后,若有所思:“这孩子要做大事的。”
一个月之后,申国皇帝还在召集大臣反复商量利弊之时,与申国接壤的一个靖中小镇上发生了暴动。
这个小镇原本名不见经传,但二十年前突然发现了优质的铁矿,从此之后便成了重镇,日见繁华。
无战争之时大家的日子都很好过,战争爆发之后,对铁矿的需求日甚一日,根本供不应求。
无论天晴下雨,白天黑夜,矿工们都不得休息,爹死了儿子上,长子死了次子上,男丁死绝了女人上,民怨沸腾,就像一锅煮开了的滚滚铁浆,咆哮着想要找到一个出口。
第211章 秀将军
禾苗的出现,刚好就在这个沸腾的点上。
她出现的时机非常恰当,先是在此地流行疫病的当口挂旗行医,再不经意地透露一点来自京城的消息,让矿工们知道,这场战争永远不会消停了。
民意越来越沸腾之后,她理所当然地被抓走了,随后,一些经常来找她看病,听她说话聊天的矿工和矿工家属也被抓了。
鉴于之前曾经爆发过好多次小规模的暴动,当地的守官决定将用重刑镇压这帮不知好歹的刁民,以儆效尤。
一口气就要杀五十多个人,这五十多个人中,多数都是平时威望很高的矿工,剩下的就是无辜的老弱妇孺。
行刑那天,不可避免地出了大事禾苗在法场上夺过刽子手的刀,将监斩的官员杀了个遍。
在场的,皆是从犯。
谋反,诛九族,千刀万剐。
于是歃血为盟,举旗起事,一不做二不休,杀尽镇守的官员和守兵,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旗号仍是:“替天行道”。
夺下铁矿与小镇之后,禾苗开始招兵买马,并在短短一个月之内,接连打败前来镇压的两拨军队,攻下附近两个城镇,人马从几百人迅速扩充到几千人,手下的将领也有了十余个。
人马多了之后,心思也变多了,很多人不服女流之辈的管教,各种明争暗斗层出不穷,可惜都不是禾苗的对手。
禾苗拿出雷霆手段,该杀的杀,该打的打,该哄的哄,令那些人不得不从。
旁人不知她名姓,只叫她“秀将军”。
秀将军这个名号很快传播开去,引起了申国与靖中两国的重视。
申国的怡王再次上书,恳请申国皇帝迅速做出应对,否则将来再想分一杯羹就难了。
靖中这边则是调集大量的军队,势必要将这支队伍掐灭要知道,失去的不止是三个城镇,而是一座出产优质铁矿的大矿,这可不得了!会影响到大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