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辈子活得太累,所以后来她给自己改了个名,叫秦简。
就想活得简单点。
陈知易大概是唯一一个知道她这个名字的人。
他们很早就认识了。
秦简从小就是个不值钱的命,不知道父母是谁,只记得自己好像是被人卖到悉尼来的,从十岁起她就在悉尼半流浪半打工,维持着最基本的生活。
因为一个机缘巧合,认识了正在上学的陈知易。
那时候秦简总是饥一顿饱一顿,陈知易就每天往门前放碗饭给她。
正所谓人穷志不穷,秦简觉得自己被羞辱了:“你什么意思,把我流浪狗喂呢?”
“谁都有困难的时候。”
陈知易欲收回碗,平静说:“你要是不想吃,就算了。”
“别。”秦简那会儿也是饿急,抱着碗不撒手,“谁说我不想吃了?”
陈知易那天也没走,默默看着她狼吞虎咽吃饭,又去拿了杯温水放在她面前。
“以后如果还想吃,就来找我。”
那句话,秦简一直记到现在。
陈知易也真的做到了,无论严寒烈日,总是会往门前放碗饭,自己中午吃什么,就给她放什么,如果秦简那天没来,他就把那饭拿回去炒了当晚饭吃。
秦简之前一直觉得他们这种不愁吃穿的公子哥是不会珍惜粮食的,没想到陈知易却省得很,她也不由对他多了些关注。
从最初的一周来一次,逐渐到后期一周来五次。
他们一起过了春节,秦简拿着自己兼职地方的烟花和他一起放,烟花放潮发不出声响,俩人点了半天没响,白白紧张了好久。
悉尼新年夜寒,都冻得鼻红手僵,两人相视,都被对方狼狈不堪的模样给逗笑了。
那是秦简第一次看见陈知易笑。
她想,他可真好看。
于是,她开始明目张胆的追求起陈知易,即使陈知易多次拒绝,她也不气恼,仍天天跟在他身后。
陈知易拒绝她的理由永远都是那一个:“我不想因为谈感情这种事失去一个好朋友。”
“可我不缺好朋友。”秦简笑嘻嘻说,“我就缺你。”
后来,渐渐地,她也通过陈知易认识了沈逢西、认识了孟琼和袁言他们。
那些年,是秦简这辈子唯一拿得出手的回忆。
纯真的友情,还有炽热的青春。
陈知易教她是非善恶,教她积极向上,教她如何拿钱生钱,他们一起度过了很长的时光。
可无论他们经历了再多,也终究不是一类人。
陈知易姓陈。
是陈默的旁支亲戚,也算半个陈家人,陈家底蕴深厚,陈母给陈家做牛做马一辈子,只为了给自己儿子一个向上爬的机会,她怎么能容忍陈知易和一个没爹没妈的孤儿纠缠不清?
但陈母的强烈反对没有让陈知易放弃,他反倒更努力的希望秦简变好。他想让秦简自考上悉尼大学,想让她和他在同一所学校,也想向母亲证明,他的选择并没有错。
秦简真的很努力,很努力很努力的想跟上陈知易的脚步。
可这是现实,不是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