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莫道因果无人看 > 第二十四回 剖析劫难明因果修道终为悟真机(第4页)

第二十四回 剖析劫难明因果修道终为悟真机(第4页)

讲到这里,无问僧宣告他的传道一堂课结束,接下来是自由交流时间,两人开始随意提问。李一杲像连发炮一样抛出一连串问题,无问僧都耐心地一一回应。

其中,李一杲最感兴趣的是,到底如何感知因果?无问僧告诉他,他讲的那个故事,把无问僧丢进黑洞让人胖揍,这就是一念起、因果生,于是他脑海里面就有莫名其妙的幻觉出现,其实,这就是因果的感知了。

接着,李一杲又问,修行是否真的像玄幻小说里说的那样,有炼气期、筑基期、结丹期、元婴期等等的境界划分?

无问僧慢悠悠地解释道,按他的看法,真正的境界其实只分两层。第一层叫“以假修真”,就是修炼出神识的阶段。在修炼出神识之前,可以称之为炼气期;修炼出神识之后,就算筑基期了。之后随着渡劫增多,自己可以细分出很多个小阶段,比如结丹期、元婴期、化神期、炼虚期、大乘期等等。如果愿意,划分出九十九个阶段也未尝不可。但这些划分,说到底只是看待因果的维度不同,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第二层则是“元神合道”,也就是达到了真仙的境界。一旦成为真仙,就可以操控因果波动了,因为真仙本身就是因果的凝聚体,就如太阳能够通过引力,影响周围的行星一样。

李一杲还没开始修道,问这些问题纯粹是出于好奇,也没啥实际感受。他看无问僧说得头头是道,心里不禁嘀咕,这老爷子到底是什么境界呢?他故作好奇地打量着身材矮小、一脸猥琐的无问僧,半开玩笑地打趣道:“老师,听你这么说,难道你已经‘元神合道’,成了‘真仙’了?”

无问僧一听这话,顿时大笑起来:“一呆哥,怎么着?不信吗?我告诉你,我早就‘元神合道’,成就真仙了!来来来,叫声‘无问仙’听听,让我也过过瘾!”

在李一杲心目中,“真仙”都是那种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的大能者,怎么可能是眼前这个矮小猥琐的小老头呢?他当然不信无问僧的话。不过,他对无问僧的智慧确实很佩服,于是赶紧施展他的“拍马屁大法”,高声喊道:“无问大仙,法力无边!”声音那叫一个响亮。无问僧听得飘飘然,一脸陶醉。直到看到一旁的赵不琼捂嘴偷笑,他才尴尬地连忙叫停。

无问僧一脸不快地看向赵不琼:“不琼啊,你笑啥?难道你不信为师已经成就真仙了?”

赵不琼连忙解释道:“老师,没有啦,我哪敢质疑您呢?我只是听您说过,真仙都是无相的。您这么大一个人站在我们面前,教我们这个那个的,显然不是无相的状态啊。所以,我就知道您是跟我们开玩笑的啦。可惜一呆哥还不知道呢。”

无问僧点了点头,赞道:“不错不错,一呆哥,你学学不琼,多聪明的孩子啊。为师跟你开玩笑,你都没搞明白吗?”

三人正吹得起劲,忽听无问僧夫人远远喊:“吃饭啦,快点!”无问僧连忙刹住话头,站起身对两人说:“走吧走吧,你们师娘叫吃饭了。去晚了她可会生气,赶紧的。”说着,他率先朝同堂楼走去,李一杲和赵不琼也赶紧跟上。

尽管李一杲和赵不琼来过无问僧家多次,但之前从没进过无问僧日常起居的同堂楼。这次能进去,两人都格外兴奋。他们从荔龙兰亭出来,穿过茶马小道,又穿过北侧的别有廊,尽头是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假山锦鲤池,无问僧管它叫“滴水岩”。穿过滴水岩假山旁那古朴的宫式门,他们第一次踏进了无问僧一家生活的同堂楼。

同堂楼有四层,无问僧说取“四代同堂”的意思,所以叫同堂楼。李一杲问为什么不是“五代同堂”,无问僧嘿嘿一笑,指了指头顶小声说:“有五楼,不过很小,就一个房间,叫会凌阁。那是神仙住的地方,咱们凡人享受不了。”

同堂楼一楼是无问僧一家生活的地方。一楼廊道尽头是一台微型家用电梯。赵雄家里也有电梯,所以李一杲和赵不琼对家用电梯挺熟悉,知道它不但小,还跑得慢。不过,他们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小的家用电梯,只能进两个人,还得面对面站着。

电梯左边是一扇中式大门,门后是个一圈红木酒柜样式的小开间,所谓小开间,就是四面开门的房间,进出一道门,左右两边还有门。小开间的右边是铝合金透明门,李一杲一看就知道里面肯定是洗手间。左边却是一道古色古香的红木门,半掩着。李一杲好奇地探头往里一瞧,顿时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他出身书香门第,家里藏书也不少,但眼前的这个房间简直就是家庭图书馆。一圈从地面到顶的书架,中间还错落有致地摆着几排高耸的书架,所有书架都密密麻麻地摆满了书。中间是一张堆满书籍的小书桌,地上还堆着几个装满书的箱子。书桌上也堆满了书,就剩中间一小块地方能摊开一本书看。

赵不琼也好奇地凑过来,同样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赵雄也喜欢读书,所以赵不琼一直觉得自家藏书挺多的了。但跟无问僧这里一比,那差别可太大了。李一杲好奇地转过头问无问僧:“老师,这里得有多少书啊?”

无问僧笑了笑说:“大概八九千本吧,也可能更多,没数过。要不你有空帮我数一数?”

“哇,八九千?这也太多了吧?”李一杲吃惊地说。

无问僧一说到书,兴致顿时又上来了,滔滔不绝地给李一杲介绍:“不多不多!二楼是我父亲的房间,他也有一个书房,里面有三千多本书;三楼是我的书房,有四五千本;四楼有我儿子的书房和卧室,大概有两千多本。我们家全部藏书加起来,顶多两万本左右,太少了。我听说藏书十万才算图书馆呢。”他指了指门头上面的牌匾,上面写着“一问图书馆”几个龙飞凤舞的字,然后又这里面的一个屏幕,“你看看,我这里叫图书馆,所以必须要有十万本书。我没那么多实体书,就只好‘作弊’了,终于弄了几十万本书,放在这里。”

李一杲顺着无问僧的手指看过去,原来里面还有一台电脑。电脑屏幕可不是平时常见的液晶屏幕,其他人看过去可能还不知道是屏幕呢:那是一个起码三十多寸的彩色墨水屏,竖起来就像一本大书,里面显示着西游记的一段文字,估计是最近阅读的页面。字体挺大的,可能是为了方便无问僧的老花眼,不用戴眼镜就能看。屏幕下面还有一支磁控笔,估计是无问僧读电子书时用来在屏幕上圈圈点点批注的。果然,李一杲细看,就在屏幕上看到了红色字体的批注。他顿时明白,无问僧说的“作弊”弄了几十万藏书,原来是指电子书。

赵不琼小声问无问僧:“老师,这个家庭图书馆为啥叫‘一问’呢?”不等无问僧回答,李一杲就得意洋洋地说:“老婆,我猜是‘一问到底’的意思吧?”无问僧呵呵笑起来,点了点头,“对,要一问到底、才不会一问三不知。”

李一杲正想赞叹几句,师娘从里面走了过来,笑着说:“别听他瞎吹了,先吃饭。”说着,她拉着赵不琼走进了客厅。客厅和饭厅是连在一起的,中间用沙发隔开。餐桌是一张巨大的独木花梨大板台,看起来有四五米长、一米多宽,厚度起码有十五公分。赵不琼在父亲的公司也见过用类似的大板做桌子,不过那都是要用吊机搬运的,人力根本扛不动。在家庭里面用这么一大块板子做餐桌,她还是头一次见。她好奇地问师娘:“师娘,这个大板台得有好上千斤吧?这么大这么重,是怎么搬进来的呢?”

师娘无奈地摇摇头,叹了一口气,一脸抱怨地说:“你们老师退休前非要弄这个大板台,我拗不过他,他最后把围墙和大门都拆了,请了好几个人用滚轮横着拖进来的,搬进来后再重新砌上围墙和大门。”

李一杲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心想:为了一个餐桌就拆围墙和大门?这也太疯狂了吧!但想到无问僧那首形容前半生的诗,又觉得这种疯狂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他心里更佩服的却是师娘,心想:也只有师娘能忍受得了老师的这种疯狂吧?

他看了看赵不琼,心里美滋滋的,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生活——有个像师娘一样体谅丈夫的妻子,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偶尔疯狂一下呢?

师娘拉着赵不琼坐在靠窗的位置,李一杲想挨着赵不琼坐,却被无问僧赶到了对面。无问僧自己则坐在了中间的主位上。赵不琼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到师娘,但每次见到她都觉得有些奇怪。师娘看起来像是五十多岁的女人,但一开口说话,就让人感觉不到她的年龄了——不是变年轻了,而是那种年龄的感觉完全消失了,恍惚就成了跟你同龄的人,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

以前李一杲曾经告诉赵不琼,她学不来无问僧那种夸张的表演,但可以学师娘那种自然而然的演绎。但赵不琼每次见到师娘,都觉得无问僧的学问和道理还可以思考学习,而师娘——那真的是一种难以捉摸的自然流露,更加学不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