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你老就放宽心,好好等着斐大哥给您老扬名,到时候再娶一个好媳妇回来好好孝敬您,含饴弄孙,这回是逗重孙了,来,承瑞敬您一杯。”
“好好好!”
林承瑞回城以后就带着人去齐国公府把老国公接到天然居吃饭的事情,明眼人都看得到,贾宝玉出事自然不会让人把锅扣到他的头上。
说是这样说,但是架不住冯紫英在其中窜火。
贾宝玉当晚未归,贾母就派人去冯家要人,冯府当然没有人,冯紫英只好耐着性子听冯塘的,去了一趟荣国府和贾母如此这般把事情都推到林承瑞的头上,非说和贾宝玉起冲突的人只有林承瑞,也只有林承瑞一个人有这样的意图。
贾母一听就怒不可遏,直接派贾琏上门叫林承瑞去荣国府挨骂,把贾宝玉交出来,林承瑞也不废话,转头就拉着贾琏进宫求太上皇和皇上做主,太上皇直接让人把冯塘和冯紫英父子叫进了宫里。
冯塘一脸茫然,冯紫英却在看到林承瑞的第一时间就暗道不好。
“罪将冯塘携子冯紫英叩见太上皇、皇上。”
“冯塘,文忠侯状告你儿冯紫英血口喷人,你可知此事?”
冯塘看了一眼旁边一脸怒容的林承瑞,又看了看一旁的冯紫英,开口申辩,把冯紫英城外遇到的事说了一遍。
“回皇上,罪将只知道这些。其他一概不知。”
林承瑞也不恼,就这么站在原地一言不发,皇帝看着他一脸不屑的样子,又各说各有理,只好在中间和稀泥。
这时候,去宫外打听消息的人回来了,说是林承瑞和冯紫英一行人分开后,确实是去了齐国公府带着老国公去了天然居吃饭,这是很多人都看到的。
“上皇、皇上,这冯紫英开口污蔑侯爵,意图挑拨文忠侯府和荣国公府之间的争斗,其心可诛,微臣求上皇、皇上给微臣一个公道。”
“这。。。”
太上皇本就因为之前的事对林承瑞有些愧疚,这次诬告的事情发生,心里想着不能再一味的偏袒了,否则文臣和武将之间的矛盾将会更加的严重;
思虑良久,太上皇看了一眼皇帝,长叹了一口气,然后才发话。
“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公道?”
“回上皇,微臣虽然年幼,但也是正经科举出身,熟读大夏律法;
冯紫英一介待罪之身,一无半点军功,二无任何功劳,却依旧仗着和四王八公的交情,仗着和荣国府的交情,开口妄言,造谣微臣嗜杀掳走官家子弟,实在是欺人太甚;
那贾宝玉身为官家子弟,明知宫内降旨让他道歉,可是,三年半的时间,整个林府也没有见到、听到他的半句歉意,是为不忠;
身为子侄,在姑父的灵前闹事、差点砸了姑父的灵位,是为不孝;
身为表兄,调戏表妹、肆意在他的朋友面前抹黑表弟的名声,且明知表弟身为侯爵,依旧不依不饶,以白身污蔑官身,是为不仁不义;
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我林承瑞羞与其为亲戚,因此恳请上皇、皇上恩准,让林家和荣国府断亲,此后荣国府不得在以长辈自居,更加不许再随意地派人上门;
至于冯紫英,微臣肯请上皇、皇上做主,依律处罚冯紫英,并且让他到林家大门口磕头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