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小和尚慢慢睁开眼,目光充满一阵悲天悯人,稽首还礼,“见过施主,小僧净空来自法慈修佛学院,性喜清净,便一个人在此思过。”
本来是想调侃几句和这个小和尚寻寻开心,但见到他那副庄严模样,很奇怪的是调笑的念头一下子便消散无踪,这个小和尚有点奇怪,“我叫金秋,是这里的学子,你是来参加比试的吗?”
“正是,小僧喜好游历,此次能到贵院全仗学院长者提携,想和修真同道探讨一些法术上的不同,不想恰巧在此处碰见施主。天道机缘,佛法无边,也许我们是有缘人,敢请不吝赐教。”净空颔首施施然请他在旁就坐,一副要和他长谈的样子。
有意思,也好,就和这个小和尚聊聊,随一次缘吧!
“大师,何为佛法?”
“小僧净空!众生平等,度众生,消恶业,修善果,是为佛修。佛在心中,亿万空间即有我佛,永离恶道,受生善道,能为一切众生,种植善根。以众生心,作大福天,获无量圣果。”
“大师,修佛何所求?”
“小僧净空。求来世,度今生,求同登极乐世界。”
“哦,我们修真之人只求今生,不求来世,为何修佛却能两世皆求?是否以大善之行,掩大贪之心,今生来世俱有所求。”
“普度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之。不独今生何求来世?爱不重,不坠婆娑,念不一,不生极乐。求生净土,为度众生,七宝庄严,微妙清净,金地琼林,莲花化生,神通自在,所求皆应。金施主误会深也!”
金秋眼珠一转,这小和尚还挺好玩的,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样,听他说禅岂不找罪受?“大师,我帅吗?”
“小僧净空。人之皮囊,暂居之所,无所谓之,施主着相了。”
这小和尚说话不疾不徐,长得一副清秀模样,可说出来的话语却有几分老气横秋,佛修这东西金秋并不太懂,以前还认为和修真一样,看来还是有很大不同。
“既已知今生无望,哪管来生如何!普度众生何必修大神通,不去劝化世人脱离苦海,却忙于自身修行,这不是和佛之教义相违背吗?”
“为救众生免堕魔道,须有护法金刚,佛度世人,为免再有魔道妖邪,当修大神通。两者并行不悖,相辅相成,是为佛修。大慈大悲为愿誓,降魔业力为能法,此为通向极乐之法。”
还真固执,小和尚不会是念经念傻了吧。“净空,你吃了吗?”
“小僧刚到,还不曾吃。”话音刚落,突然肚子咕咕叫,就是他再老道,也不免脸色微囧。
“赶这么远的路,饿了吧,来,我这里有吃的。”金秋掏出一大把零食,这些平常都是为玉儿准备的,种类齐全。
“那小僧就不客气了。”
“客气什么,相见就是缘分,记住了,我叫金秋,不过没有参加这次的比试,就是来看看热闹,你可不要想着找我比试哦!”一边说着把东西都塞进他手中,眼睛一转,看着眼前光光的脑门,真想摸一下。
小和尚看着他礼貌一笑,也不客气,拿起东西就开始吃,很斯文,动作很慢,有何他年龄不相称的沉稳。
“你们吃肉吗?”
“可以吃的,但只吃净肉。佛修有些是荤素不忌的,但我修行的是大慈大悲众生界极乐佛,不可妄为杀生。”净空朝他善意微笑,“大慈大悲众生界极乐佛有三大皈依,一皈依法,二皈依佛,三皈依僧,这杀生便是法之一则,需得遵循。”
“那你们平常做什么,是不是每天坐着念经,敲木鱼吗?”不知道这里和地球会不会一样,这佛到底是哪里传来的,怎么到哪里都有?
金秋自然想不明白,地球上的佛道,其实和其他星球的佛道隐藏着一个莫大的秘密。
“何为木鱼?”
“就是一种念经的法器。”
“念经没有法器啊?”
“你出家多少年了?”
“小僧出家不过几年。我小时候家乡发大洪水,淹了土地,父母双亡,那时没有饭吃,只有山中寺庙开设赈灾之所,救济灾民,我才不至于饿死。小僧自幼耳濡目染,立志修佛。”
金秋突然想起自己的童年。出身在幸福的家庭,却被拐卖到非洲当雇佣兵,从五岁起便开始辛苦训练,这里面吃了多少苦只有自己知道,要不是坚信终有一天能回到家中见到自己的亲人,真不敢相信自己能够坚持多久。而九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