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秋意渐浓。
李修然站在南明临时朝堂外,听着殿内激烈的争论声。三天前他刚到达北京,就遇上了这场关系重大的朝会。
"绝不能接受海盗的条件!"一个尖锐的声音传出,"让海盗参与朝廷决策,这是动摇国本!"
"可是郑芝龙的水师是我们现在唯一能用的海上力量,"另一个较为温和的声音说,"如果不尽快做出决断,满清可能会切断我们的海上补给线。"
殿内的争论还在继续。李修然知道,这场争论的背后,是整个东亚局势的巨大变革。
"大人,"一个身着便服的年轻人快步走来,"朱大人请您进殿。"
李修然整理了一下衣冠,跟着对方走入大殿。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剑拔弩张。
朱聿键坐在上首,神情凝重。看到李修然进来,他微微点头:"李先生,请说说你的看法。"
李修然环视四周,不动声色地说:"诸位大人可能还不知道,就在三天前,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与大员商盟签署了合作协议。"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这意味着什么?"朱聿键问道。
"这意味着,"李修然缓缓说道,"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海上贸易不再是某一方可以独占的了。而我们,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他走到殿中央的地图前:"请诸位看,这是最新的海上贸易形势图。"
地图上,密密麻麻的航线纵横交错,每一条都标注着不同的颜色,代表着各方势力的利益分布。
"从马六甲到台湾,从日本到菲律宾,新的贸易格局正在形成。而在这个格局中,谁能掌握海上贸易的主动权,谁就能在未来的较量中占据优势。"
"那你的建议是?"一位老臣问道。
"与其抵制变化,不如主导变化。"李修然说,"我建议成立海外贸易总署,由朝廷直接管理海上贸易事务。同时,吸收郑芝龙水师为正规海军,建立新的海防体系。"
"这。。。这是要变革祖制啊!"有人惊呼。
"是的,"李修然直视着那人,"但如果不变革,等待我们的将是更大的危机。满清已经在集结船队,他们的目标不仅是陆地,更包括海上。"
朱聿键沉思片刻,突然问道:"听说你和西洋女子卡洛琳娜有所合作?"
"正是。"李修然坦然回答,"卡洛琳娜代表的是新兴的海上力量。他们掌握着先进的航海技术和贸易网络。与其视之为敌人,不如化为助力。"
就在这时,一个信使匆匆跑入大殿:"报!北方急报!"
朱聿键接过信件,脸色突变:"满清大军已经开始向山海关集结!"
殿内顿时一片骚动。
"诸位!"李修然提高声音,"现在不是争论的时候。满清的威胁就在眼前,我们需要尽快做出决断!"
朱聿键环视群臣,最终下定决心:"传旨,即日起设立海外贸易总署,任郑芝龙为水师提督,统领海防事务。另外。。。。。。"他看向李修然,"请李先生为总署顾问,协助制定新的海防政策。"
当天晚上,李修然在驿馆收到了卡洛琳娜的密信。信中说,英国东印度公司已经同意在台湾设立商站,并将提供一批最新的火炮。
"变革开始了,"李修然喃喃自语,"希望还来得及。。。。。。"
与此同时,在北方的山海关,大批满清骑兵正在集结。他们的目标不仅是明朝的国土,更是整个东亚的制海权。
而在台湾,郑成功正在按照新的图纸扩建港口。这个未来的东亚贸易中心,将成为抵御满清的重要基地。
东南沿海的港口城市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正在适应新的贸易规则。他们中间,有人欢喜有人忧,但所有人都知道,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到来。
这场风云变幻,才刚刚开始。
朱聿键的书房里,一场秘密会议正在进行。
"这是最新绘制的海防要图,"李修然展开一卷图纸,"从辽东到广东,我们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了望系统。任何可疑的船只动向,都能在一天之内传到各个指挥点。"
朱聿键仔细研究着地图:"这些红点是。。。。。。"
"烽火台改良版,"李修然解释道,"结合了西方的信号系统,白天用旗语,夜间用彩色烟火。比传统烽火更精确,还能传递更复杂的信息。"
"妙!"一旁的郑芝龙赞叹,"这样一来,我们的水师就能提前得知敌情,占据主动。"
"不止如此,"李修然指着几个关键港口,"这些地方,我们还设立了商情观察站。表面上是收集贸易信息,实际上。。。。。。"
"是监控各方势力的动向,"朱聿键明白过来,"商路就是情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