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贡院外,人头攒动。今年的科举考试与往年大不相同。
"听说了吗?新政改革后,考题不再是八股文,而是策论和实务。"一位考生低声议论。
"可不是,"旁边人接话,"而且增设了算学、医术、农政、水利等科目。"
考官席上,李修然正在与主考官讨论。
"大人可能不习惯这种新式考题,"他解释道,"但国家需要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而不是只会咬文嚼字的书生。"
主考官沈某捻须沉思:"先生说得有理。只是。。。这样的改革,会不会太激进了?"
"变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李修然答道,"况且我们保留了经义一科,正是为了在革新中保持传统。"
南京秦淮河畔,新建的商务司衙门内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
"开放海禁,增加对外贸易,这是在动摇国本!"一位保守派官员愤然道。
商务司主事陈存仁不慌不忙:"诸位可知道,自从开放海禁以来,仅南京一地的税收就增加了三成。这些钱可都是用来养兵备战的。"
李修然适时走近:"诸位,让我讲个故事。"他说起了郑和下西洋的辉煌,以及明朝中期因闭关锁国而错失的机遇。
"商贾之道,原是我华夏所长。如今重开海禁,不过是恢复祖宗旧制罢了。"
评议院内,一起特殊案件引起轩然大波。
"陈大人,"评议使严厉质问,"你曾在崇祯朝任职,后降清,现又归顺朝廷。如何解释这些行为?"
被质询的陈大人面色苍白:"下官。。。只是被形势所迫。。。"
李修然站出来:"与其追究过去,不如看看他归顺后的表现。据商务司报告,陈大人主持的盐政改革,为朝廷增收白银十万两。"
朱聿键闻讯亲临:"重要的不是人犯了多少错,而是能改正多少错。这才是评议院设立的初衷。"
夕阳西下,金陵码头。一艘远洋商船正缓缓靠岸。
"荷兰使团到了,"李修然对朱聿键汇报,"他们带来了最新的造船技术和火器制造方法。"
"这些西洋技艺,当真有用?"朱聿键问。
"陛下请看,"李修然指向江面,"那艘新式战船就是按照改良图纸打造的。航速提高三成,火力更是翻倍。"
午夜,御书房。朱聿键正在审阅一份特殊的人事安排。
"这份名单,"他指着文件说,"新任命的六位阁臣中,有三位是降而复归的大臣。会不会引起非议?"
李修然解释:"正因为他们有过教训,所以更懂得珍惜机会。况且,这些人都经过评议院严格考核。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各自领域都有真才实学。"
"比如这位吴大人,"他继续道,"虽然曾经投降,但他在河工方面的才能举世无双。现在长江水患频发,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一个月后,南京城内。
"百姓安居乐业,才是立国之本。"李修然带着朱聿键微服私访。
街边的粥铺里,一位老者正在讲述:"自从新政以来,赋税轻了,工坊多了,连我这把老骨头都找到了活计。"
"陛下看,"李修然指着热闹的街市,"这才是真正的国力所在。"
朱聿键点头:"朕明白了。所谓新政,归根结底是为了百姓。"
秋日,李修然在夫子庙讲学。台下既有传统儒生,也有新入仕的实务人才。
"何谓道?"他问道,"道不是固守不变的教条,而是随时而变的真理。我们今日的改革,正是践行与时俱进的古训。"
一位老学究提问:"先生所言极是。但如何在变革中不失其本?"
李修然笑答:"就像这条秦淮河,千年流淌,水性永恒,但每时每刻的河水都在更新。这就是变与不变的真谛。"
一年后,朱聿键在御笔亲书的诏书中写道:
"新政推行以来,朝野同心,内外交泰。此非朕之功,实乃众志所归。今后,当继续秉承革新之志,行变通之道,创盛世之基。"
李修然看着这份诏书,想起了那些激烈的争辩、艰难的抉择,以及最终的柳暗花明。他在日记中写道:
"历史总是在螺旋中前进。南明的中兴之路,或许就是要在守与变、新与旧之间找到平衡。这不仅是一场改革,更是一场文明的自我更新。"
南京皇宫,一座偏僻的花园凉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