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泓一大师乃智慧 > 第七章 家教有道福泽后世与教育大师学智慧(第3页)

第七章 家教有道福泽后世与教育大师学智慧(第3页)

看”了!

第二位妈妈——

司机:您的小孩要买票了。

妈妈B:什么?买票,呀,没有想到孩子长这么快啊!

妈妈递给孩子零钱:宝贝,去买票吧,以后你就长大了,是个大人了!

孩子高兴地接过钱,为自己买了人生的第一张车票。

一个故事,两个母亲,两个孩子,其起因相同,过程不同,结果也不尽相同。前者虽然心里不开心、嘴巴上圈了痛快,钱也不会不花!后者虽然花钱买了车票,但是却抓住了时机给孩子做出了榜样,让孩子懂得自己已经长大了!

说谎、拜金主义、痴迷电视、上网成瘾……不一而足。当我们的专家、学者、教师和家长在条分缕析细细数落孩子们的缺点和毛病,甚至罪行时,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造成这一恶果的原因。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习相近,性相远。说的是人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是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变化和影响不同,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可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将初生的婴孩儿弃于狼群,孩子长成后也便有了狼的习性。

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孔子也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父母,高尚的道德品质、崇高的责任感,既是自身为人的基本素质,也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正是我们的言行不一,对自己说过的话从不负责,才造成了孩子们身上不断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

身教胜于言教。高喊一千遍口号,不如以身作则的一个具体的行动。德艺双馨的豫剧大师常香玉的遗嘱是十分令人感动的:丧事从简,不要张扬;最后积蓄捐献给我的出生地一巩义;子女不能以我的名义谋取任何私利。在世时,常香玉也曾拒拍出价百万的广告,理由是豫剧是国宝,不能拿名去换钱;而为志愿军捐飞机,为下岗工人和失学儿童捐钱,大师满腔热血。

古话说:“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李开复提出,父母应注意行走坐卧、言谈举止等形象,这些形象往往给孩子一个参照,特别是3~6岁年龄阶段的孩子,心理过程的随意性很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常常一件事没做完想着做另一件事,显得做事杂乱无章,缺乏条理。而父母的榜样性作用,则能能为孩子提供很好的参照楷模!

4.教子从严

曾国藩对子侄晚辈的要求都极其严格,他强调:“治家贵严,严父常多孝子;不严,则子弟之习气,日就佚惰,而流弊于不可胜言矣。”

曾国藩是这样的一位父亲:学问博深,见识广远,阅历丰富,位高权重,要求严格,他把所有的经验、智慧、理想、兴趣、已成之志、未竟之业全部压过来。做曾国藩幸运,做曾国藩的儿子更幸运。他把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和智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儿子,他为儿子提供了远比一般人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他为儿子提供了一个又一个挑战困难和失败的机会,他把儿子做他的躯体和心灵的新的延续。

曾国藩在写给儿子曾纪泽的家书中说:

我朝列圣相承,总是寅正(凌晨四点)即起,至今二百年不改。吾得见竞希套、星冈公皆未明即起;冬寒起坐一个时展,始见天亮。吾父竹亮公亦甫黎明即起;有事则不待黎明,每夜必起看一二次不等,此尔所及见者也。余近亦黎明即起,思有以绍先人之家风。尔既冠授室,当以早起为第一先务。自力行之,亦率新妇力行之。

而后,他又说:

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已可深耻矣。逮办理军事,自关磨他,中间本志变化,尤无恒之大者,用为内耻。尔欲稍有至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余尝细观星阿公仪表绝人,全在一重字。余行路客止亦颇重厚,盖取法于星冈公。尔之容止甚轻,是一大弊病,以后宜时时留心,无论行坐,均须童厚。早起也,有恒也,重也,三者皆尔最要之务。早起是先人之家法,无巨是吾身之大耻,不重是尔身之短处,故特谆谆诫之。

这三点看似平常,实则思虑至深,寄望甚殷。这不是从书本中可以学到的,也不是他人能够直言的,只有父亲对儿子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早起说的是生活习惯,有恒说的是意志品格,厚重说的是生活作风,这三点可以说谈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够曾纪泽努力一辈子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向以严父慈母作为家庭教育的基本模式。做父亲的对子女严格要求,做母亲的则偏重于仁爱,两者结合使子女既会严于律己,又能体会家庭的温暖,二者并行不悖。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没有威严,子女把父母的话置若罔闻,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而除了威严之外,还要对子女严格要求。

元朝末年,天降灾荒,穷苦的农民李贞,为了寻找他的妻弟朱元璋,带着他14岁的儿子保儿背井离乡,四处讨饭、流浪,并打听朱元璋的下落。

尽管一路上饥饿难耐,但是每当他们讨要到一点食物,李贞总是把它分给比他们更可怜的穷人。有时候路过庄稼地看到玉米秆上还有一点残存的米粒,李贞坚决不让保儿去做祸害老百姓的事情,而是让保儿忍耐再忍耐。不久,李贞找到了当时已经在郭子兴起义军中任职镇守滁州的朱元璋,他们的境况好多了,但是李贞仍不忘那些贫困中的穷人,经常把自己的银两分给那些贫病交加的穷苦人。李贞的所作所为,给保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朱元璋的培养下,聪颖、渐渐长大的保儿出落得一表人才,还学会了布阵斗兵,朱元璋十分喜欢他,而李贞却不时地将儿子叫到跟前,叮嘱儿子要学会为人处事,不要忘记过去的穷苦日子。

保儿19岁的时候,已经开始带兵打仗,他的名字也改成了“李文忠”。李文忠作战勇敢,他配合朱元璋的大将常玉春,打得元朝军队大败,很多人对他刮目相看。李贞看到众人对李文忠的奉承越来越多,他极为不安,默默地拿出了他们当年讨饭时盖的旧被子放在了儿子的面前。李文忠马上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他主动向父亲承认自己的错误,表示再也不会自傲和忘本,并给自己起了一个字号“思本”,意思是永远不忘本。

李文忠不但屡立战功,而且他的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深受百姓的欢迎。1368年正月,朱元璋登基做了明朝皇帝,而李文忠也因为战功卓著,陆续被封为征虏大将军、荣禄大夫、右助国等官职,掌管国家军事大事。

李文忠的成功正是得益于父亲的严格教导。只有让子女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他才会认真努力的生活。

现在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特别是年轻的小家庭,大多数只有一个小孩,所以对孩子的百般宠爱几乎成了社会家庭的一种通病!

一个孩子的家庭常常把孩子当成一颗独苗,总是习惯于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孩子的种种要求,百依百顺,溺爱无度。而孩子则被家长宠得越来越任性,越来越自私、懒惰,越来越骄横、刁蛮,这种情况在社会中、上阶层特别严重。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只有吃苦才能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而百依百顺、听之任之、百般呵护是助长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助长了其“以我为核心”的自私心态!

人们通常会陷入一个误区,爱某人便想尽自己所能让他过得更好,对子女尤其如此。其实,真正对他好,就应该让他学会面对自己的人生。爱他,要让他懂得生活的辛劳,已经能够忠诚对事,也需要对其进行教诲。忧劳举国,逸豫亡身。根基不稳的植物在外界的压力下不易存活,而夹缝中的小树却能傲立风霜而不倒。

5.让勤俭成为传家宝

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提倡并保持下来的传统美德,影响着所有中国人的行为,两千多年前的《左传》中就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论述。生活节俭是一个人良好的个人修养的体现。三国时诸葛亮曾在《诫子书》中说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正体现出节俭对于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

古今中外,大凡有远见、有成就的人都是在生活中非常注重节俭的,同时以俭朴教子,勤劳致富,让勤俭成为传家之宝。

曾国藩一生勤俭,而且他也把勤俭自立当作立身和持家的不二法门。他在给诸弟的家书中写道:

戒情莫如早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